李春風:成為景觀大師不是我的終極夢想
中國風景園林網:以前園林專業是比較偏的專業,現在因為城市綠化受到國家的重視,這幾年這個行業的發展非常快。
李春風:urbanization (城市化)的內容,其中一部分就是城市綠化。不只涉及植物,還牽涉到生態方面。例如我們做的河北衡水的規劃,一塊地,衡水湖那么大,怎么開始呢,和城市的發展不一樣,它要考慮很多敏感的地方,敏感度,生物多樣性等。很多鳥聚集的地方、水的資源要滲透到城市里面,這就是景觀生態學。中國的城鄉要發展,必須要考慮生態發展,小氣候會影響到大的環境,要從大的層面統籌規劃。
中國風景園林網:您參與了第六屆濟南園博會的一個"聲源"設計項目,并獲得了優勝獎,能介紹一下您的設計思路嗎?
李春風:這也是濟南園博園管委會的愛戴吧,聲音原本是孔子其中的一個聲樂,以前的聲樂有五個音,不像現在有七個音,這其實就是一種文化。通過借助這種聲樂的表現手法,去表現這五個音,同時展示這個古老的藝術。這個地方并不大,只有1000多平方米,但是我們的責任是期望給來參園的人,從這個園子走出去后會留下一些感受,能感受到這五個音,知道是哪五個音。這并不只是為了造一個很漂亮的景觀,觀賞過后什么也沒有留下,所以做這個園子我們比較有傾向性。
中國風景園林網:那么,您為第七屆廈門園博會設計的"風園"又是什么樣的情況呢?
李春風:"風園"的魚塘本身是靠海的,風很大,我在那邊看到有很多樹,風掠過葉子會產生沙沙的聲音。但是后來園博會結束后,很多樹木都要被砍掉,這樣就很可惜,原本希望可以給再來看的人找回當時的感覺。
中國風景園林網:當時是您提出要建這個"風園",還是園博會組委會原先就有這個計劃?
李春風: 是我自己提出的設計這個"風園",因為當時像俞孔堅、王向榮、朱建寧等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人都有自己要設計的園子,各園子之間是獨立的。我們開了幾次會,先將方案報給甲方,管委會評斷,我給出了第一稿,第二稿在與施工隊協商后,就開始建造了,因為那時我在紐約,沒有過多時間參與其中,園子也只建了一個多月,時間非常短,所以有很多地方還有完善的空間。
中國風景園林網:對這兩屆您參與的園博會您有怎樣的評價?我看到一篇文章,有一個學者叫吳為山,他對園博會的批評很尖銳,他說前幾屆園博會的作品,設計質量不高,為趕工期建造質量粗糙等等。您是怎么看的?
李春風:他說的我非常贊同。政府的扶持力度、后續經營、維護等方面確實還需要加強。您看,北京的園博會是在2013年,應該有充足的時間做個非常耐看、成熟的園子,可以多借鑒前幾屆園博會的經驗和不足。
中國風景園林網:您覺得,您參與的國內項目與美國的項目相比,在工程施工方面有哪些不同?
李春風:在國外,對風景園林工程工藝的要求相對較高,相對規范,做一個園子往往需要2-3年的時間。在中國,南北方的園林工程質量也是有差別的,南方等地對施工的質量要求相對要高些,做工更精細些。
編輯:joe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