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病”五大特點凸顯 蘭州未來5年預測
2009年12月初,《鑫報》組織采訪了一組題為《聚焦城關》的系列報道,其中第一篇就刊登了“城關區每平方公里住著5.8萬人,人口密度超過上海、廣州”的稿子,其中就談到“記者了解到的一組數據。城關區總面積為220多平方公里,包括40萬流動人口在內,目前的總人口達112.13萬人。而這100多萬人口,主要居住在城關區的60平方公里內,以這個數字計算,城關區的人口密度為1.8萬人/平方公里,這也是城關區對外公布的人口密度數。其中,城關區人口密度最大的范圍,即核心區,生活著近百萬人口,人口密度達到了5.8萬人/平方公里,人均占地面積僅為24平方米。而全國人口密度最大的上海黃浦區,面積12平方公里,人口66萬,人口密度為5.5萬人/平方公里。第二位廣州越秀區,面積9平方公里,人口43萬,人口密度為4.78萬人/平方公里……”
由于核心區人口超高度聚集,所以造成了交通擁擠、就業困難、住房緊張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并且改善環境空間嚴重不足。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城市病”,即平峰期交通擁擠、高峰期交通癱瘓等現象,在城關區已經開始顯現。
據有關專家介紹,“大城市病”的主要特征就是公共資源十分緊張,人口與資源的矛盾極其尖銳。其主要表現通常有以下五點:一是垃圾圍城;二是空氣缺氧;三是人居環境惡化;四是就業困難;五是交通擁堵。看看這幾個特點,不僅城關區已經具備,包括七里河區、西固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汽車時代拉開城市“骨架”
按有關標準,2萬人/平方公里的城市人口密度最有利于城市商業公務活動;而城市人口密度為1萬人/平方公里,最適合居住。”根據蘭州社會經濟的發展預測:蘭州2015年城市人口將達到395萬人,2020年達到450萬人……對于蘭州而言,如果按照目前的城市空間,城市人口密度會更大,“城市病”會更加嚴重。這就需要跳出城區看城市。而汽車時代的到來為這一切提供了便利。
截至2011年1月,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突破40萬輛,對于戶籍人口三百多萬的城市而言,相當于每8個人就擁有一輛車。
從首長專用到現在逐步進入尋常百姓家,從十多年前的“老三樣”到現在的“百花齊放”,從幾十萬一部到幾萬一部,從馬路上清一色的甘A到如今隨處可見的甘AB等等。百姓們的購車熱情幾乎一夜之間被激發了出來,汽車迅速從“奢侈品”轉變為了“生活日用品”。
隨著汽車的增加,問題也隨之而來。在蘭州這座城市中,有車的歡喜和行車、停車難的煩惱,猶如一對結伴而來的孿生兄弟。當地鐵還沒建成使用,當城市的道路資源基本挖掘完畢,當藍天越來越多地被灰蒙蒙的天空所代替,在有限的道路資源和快速增長的汽車總量之間,我們能做些什么?那就是城市功能區的“剝離”,即:將生活區、工作區、工業區等城市功能區的分離。
編輯:joe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