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鄉土景觀對現代高速公路景觀設計的意義
1.6 河流、水庫風光
路線(K25~K50)基本沿洣水往西延伸,時而與洣水擦肩而過、時而又與洣水并駕齊驅、時而一橋飛架跨越洣水,隨著洣水的緩緩流淌,高速公路的飛速奔馳,洣水河畔的風光不斷發生變化,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沿途不時闖入眼中的還有滿眼碧透、倒影婆娑的水庫風光。
1.7 歷史、人文景觀
路線地處湘贛邊境井岡山革命老區,連通了國家級旅游景區五岳獨秀的衡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桃源洞自然保護區、革命圣地井岡山和中華民族始祖神農氏安寢之炎帝陵;茶陵的南浦鐵犀、秦人古洞、南宋古城墻;攸縣山川秀麗,名勝古跡甚多。攸州八景之一的靈龜峰,現為株洲市佛教協會圣地。始建于唐代的陽升觀,歷經千年風霜,至今仍香火綿延,鐘聲不絕。酒埠江風景區被有關專家譽為“西有張家界,東有酒埠江”,區內白龍洞鐘乳石千奇百怪,堪稱人間奇跡;炎陵縣域內讓人尋根謁祖的炎帝陵、革命先輩“星火燎原”相關革命活動的歷史遺跡和故址、“人間仙境,世外桃源”的國家森林公園桃花洞風景區、“巧對佳話”傳誦至今的湘山公園等,均為令人無比神往的歷史人文景觀。
2、 鄉土景觀在公路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公路選線過程中,注重鄉土景觀的保護和利用。盡量減少對地形、地貌的破壞,盡量減少對森林植被的破壞,同時通過景觀設計,構建高速公路更合理更優美的環境景觀體系。
2.1 路線景觀設計
線路K0~K15段,選線時考慮不占用農田,減少山地植被的破壞,保持原有的山地丘陵、田園風光的完整性。因此,路線順應低矮丘陵山腳的走向布置與山丘坡腳、谷地和埡口,不影響農民的耕作出行。同時通過綠化恢復,可基本保持田園的寧靜的特點。同時公路保持一定的標高,植物采用開放通透式配置,為行駛人員提供一個觀賞山景和體味田園美景的最佳角度,使這段公路成為開放式的觀景廊道。
線路K29段穿越處于大滑坡地段的羅家屋場,森林植被茂盛,古樹名木較多,為避讓和保護它們,線路在此路段調整線形半徑使路線恰好從樹群中間的真空地帶穿過,從而十分有效地保護了自然景觀,同時又能欣賞到濃郁的綠色美景。此路段利用棄土將路基加寬,可使行駛人員做短暫停留觀賞美景。
線路K25~K50段,隨著洣水河的蜿蜒曲折,線路時而橫跨俯視洣水風景、時而遠離遙遙遠眺江畔樹影、時而并駕齊驅可駐足飽覽洣水的秀麗風光、時而檫肩而過讓人只能匆匆一瞥,通過多視點、多角度的變化,將迷人的洣水風光展現得淋漓盡致。此路段可在K25+500m~K25+900m線路左側沿洣水河畔,利用本地石料壘砌成極具地方特色的觀景平臺。
線路(K90~K102)兩岸山峰此起彼伏、高低錯落,為保護特殊的地形地貌——丹霞地貌,線路基本上順著峽谷和山地坡腳走線,同時調整線路標高,既保護了自然景觀,又能使行駛人員在一定高度,從最佳的角度更好的觀摩丹霞地貌形成的獨特景觀。在K99~ K100 段線路的兩側山峰中選擇視野開闊,施工難度小的一座山峰作為觀景平臺,采用當地石材修筑登山蹬道和木材修建富有地方特色的休息亭。
編輯:joe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