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園引種區(非觀賞區)一株從國外引進的稀有樹種菲油果近段時間開花了。其葉常綠、花奇美、果可食,是庭園綠化新秀,從“養在深閨人未識”,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
菲油果奇特的花
菲油果(Feijoa sellowiana),又名鳳榴、肥吉果、費約果,系桃金娘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南美洲亞熱帶國家,1890年傳入歐洲。上海植物園于20世紀80年代引進栽培,試種獲成功。
菲油果樹高可達5-6米,葉厚革質,橢圓形對生,長5-7cm,深綠色,具油脂光澤,四季常綠。葉背面有銀灰色細絨毛。枝葉修剪時散發出令人愉快的芳香,有益人體健康。花單生,花瓣倒卵形,紫紅色,外被白色絨毛。花兩性,雄蕊和花柱紅色,頂端黃色,花色艷麗。初花期為5月中旬至6月中旬,長達一個月。漿果成熟于深秋初冬,卵形或長橢圓形,長2.5cm -7.5cm,暗灰綠色,成熟時略帶紫紅色。菲油果喜光,能耐-10℃的低溫,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堿性土壤和抗海風。
菲油果的花、葉不僅可以觀賞,果實和花瓣均可食用,果實肉質甘甜,具菠羅香味,故法國、日本等國家有菲油果專業種植園。菲油果不僅可作水果直接食用,還可以被加工成果凍、果醬等食品,因此水果本身有較高的市場價值。
由于菲油果集綠化、觀賞、食用三位于一體,具有突出的市場優勢,因此被園林行業的專家及同行所普遍看好。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