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翹楚楊勝偉:森鑫的雪球如何越滾越大
剛40出頭的楊勝偉,經過近20年的努力拼搏,便走出了一條創(chuàng)業(yè)的成功之路,干出了一番大事業(yè)。1983年初中剛畢業(yè)年僅15歲的他,開始了他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先是跟一個師傅學習過無線電修理,后來跟人干過建筑,再后來自己當起了包工頭,最后瞄準了花木生產,現在家里積聚的各種資產現值達兩億多元。
楊勝偉沒有小富即安的思想,而是在琢磨如何把事業(yè)做得更大。2000年前后,他所在的長沙縣南部地區(qū)幾個鄉(xiāng)鎮(zhèn)的花木產業(yè)發(fā)展勢頭勁猛,好多人靠種樹苗賺了大錢。特別是一些名貴的大樹苗,來錢多、賺錢快。這些年的走南闖北,他親眼看到,到處在綠化美化環(huán)境。于是,他認定了,在家鄉(xiāng)搞花木生產,一定大有前途。
主意拿定,立即付諸行動。2001年秋,他把多年積攢下來的近300萬元資金全部投入了進去,在安沙鎮(zhèn)租了50畝地,種上了大徑級的桂花、香樟、榆樹、羅漢松等樹苗。他嚴格按照教科書上做著培育樹苗的每一道環(huán)節(jié),挖坑、培土、施肥、打藥,幾乎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這些樹苗上。誰知,等跨過年來,春夏一過,他的樹苗相繼死去,幾乎全軍覆沒。“當成柴禾賣,僅賣了7萬元!”
是什么原因不活?他開始四處去別人的苗圃取經。“其實,每一種樹都是不一樣的,都有簡單實用的操作技術。如果千遍一律地照書本上那些做法去搞,既費時費力,而且非弄死它不可。”
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楊勝偉不信,自己就搞不成它!
2003年春,他四處向朋友借錢,把家里值錢的金銀首飾盡數變賣,將一部30萬元的新車子以16萬元低價賣掉,籌措了200多萬元,再次投入到苗圃建設中。除了收購一些大苗定植之外,還在地里種了1.5萬株桂花小苗和5萬株羅漢松小苗。大小兼種,長短結合。經過精心照料,果然大獲成功。“全部成活,都長得挺好。”
2004年,吸取別人的經驗,他注冊成立了森鑫環(huán)境景觀園林工程有限公司。一邊育苗、賣苗,一邊承攬園林綠化工程。與此同時,原來經營的建筑工程隊繼續(xù)為他的苗圃源源不斷地為他提供后續(xù)資金。
2005年、2006年,苗木行業(yè)進入一個低潮期,一些小的苗圃支撐不下去,紛紛低價出讓自己的苗圃地和苗木。這兩年,楊勝偉連續(xù)收購了5家私人苗圃,投入的資金多達200多萬元,使自己經營的苗圃地總面積達到600畝。“應該說,連續(xù)的收購是我們公司能夠做大做強的關鍵一步。”楊勝偉說。
“當低潮時期,你為什么敢加大投入呢?不怕冒風險嗎?”記者問。
“我觀察到,花木產業(yè)是有周期性的。一般是10年一個輪回。低潮正是我們擴張的機遇,我們可以花更少的錢做更大的規(guī)模。我知道,花木業(yè)要想有競爭力,必須要上規(guī)模上水平。事實證明我的判斷是對的。比如,當時我花了43.8萬元收購的一家苗圃,現在它的價值起碼超過800萬元,增值20倍。”
2007年、2008年、2009年,楊勝偉一邊做著苗木的生意,一邊大量承攬園林綠化工程,并一如既往地進行著規(guī)模的擴張。到目前為止,苗木生產基地總規(guī)模已達到2600畝,苗木存圃量達到160多個品種,每年可向全國提供各類綠化景觀用苗達到120多萬株。
就這樣,楊勝偉的綠化苗木基地和他的森鑫園林公司,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目前,公司注冊資金2008萬元,從業(yè)人員386人,擁有固定資產1010萬元,各種資產現值達2億多元。2010年,公司產值達到1.2億元,上繳稅金126萬元,發(fā)放農民工工資1000多萬元,成為當地帶領農民共同致富的典型。因業(yè)績突出,光榮入選由中國花卉協會和中國綠色時報社聯合舉辦的“2010中國花木產業(yè)年度人物”候選人。
楊勝偉打理公司,堅持了幾個原則。
一是質量為先,誠實守信。無論是買賣樹苗,還是做做園林綠化工程,他都把保證質量放在頭等位置。從不賣差苗、弱苗、病苗,從不在自己的綠化工程中以次充好。“我賣了這么多年的樹苗,做了大大小小幾十個園林綠化工程,沒有不滿意的。從來沒有被顧客投訴過。公司連續(xù)多年被長沙縣工商局評為重合同守信用單位。”找他賣樹苗和做工程的都是回頭客,或者是經這些老顧客推薦慕名找上門來的。
有一件事最能說明楊勝偉做事的個性。2003年,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的一個朋友借給他100萬元錢發(fā)展事業(yè)。為了讓朋友放心,他買了100萬元的泰康人壽保險,受益人寫的就是借錢給他的朋友的名字,當時讓保險公司的業(yè)務員大為感動。今年春節(jié)前,由于流動資金緊張,他借了160萬元高利貸用來發(fā)放農民工工資。十年來,常年在他公司務工的農民工有170多人,他從來沒有拖欠過一分錢的農民工工資。
二是成龍配套、聯動經營。先是做土木工程,而后辦苗圃培育種苗,在有了充分的種苗基地前提下做園林綠化工程,在做活綠化工程的前提下又成立了園林綠化設計公司。這種成龍配套、聯動運作的方式,既保證了自己的產品質量,又延伸了產業(yè)鏈條,提高了附加值,更增強了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別的公司做綠化工程時因為沒有自己的苗木基地,只能去采購別人的苗木,這就帶來很大的資金壓力,同時也難以保證采購的質量。我們因為有自己的苗木基地,而且選擇的余地很大,這在帶資入場的園林綠化市場,就更能抗壓,更有回旋余地。這是我們最終得以勝出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三是長短結合、靈活機動。比如,在苗木資源上,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多”的原則,搭建了很好的持續(xù)贏利模式。他們既有短期的熱銷品種,又有遠期的冷門品種。“風水輪流轉,說不定什么時候它們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十年前,我們培育的數萬株羅漢松和桂花樹品種,現在價值都增加了幾十倍。”記者在他2600畝的苗木基地里看到,各種長中短線產品都有布局,梯次建設得很有章法,給人以非常的自信感。
“下一步,我們的目標是繼續(xù)拓展我們的苗木基地規(guī)模,用5年左右時間使總規(guī)模達到6000畝。同時,爭取在2016年左右實現上市目標,從而使森鑫公司來一個質的飛躍。”楊勝偉最后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表示。
編輯: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