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山:以“城市森林”建言《綠規》
中國風景園林網:能否幫助我們深入理解一下這里的“科學”?
唐學山:首先,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園林綠化工作的特點,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人與自然打交道,“誤”的多數就誤在違背建設部提出的“科學規則,科學建設,科學施工,科學養護”的“科學”原則。
這里的科學,個人理解就是尊重“自然”。就以目前存在的“大樹進城”、“大樹移植”的現象,我認為這就是“不科學”的“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人類的成長過程——即從“出生、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死亡”的生長規律。植物的生長規律——從種子,小苗,大苗、定植成長、成活、小樹、大樹、老樹、死亡”的正常生長過程。雖然現在很多城市提出的口號是“大苗栽植”,但我的態度是,反對有悖植物自然生長規律的“移大樹賀禮、獻禮”工程,我希望今后任何的世博會、博覽會以及各種類型的綠化工程,種植樹木以15公分左右”的“大苗栽植”為準,進行符合自然生長規律的施工方法,尤其反對“給大樹截肢”的錯誤做法。
中國風景園林網:我們深信,這同時也是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的愿望。可是如何才能對這些不合理的行為形成真正有效的約束呢?
唐學山:我希望能提議決策者,不要亂花納稅人的錢去移植大樹,甚至為一棵大樹耗費數十萬的數額去勞民傷財。我的提議是,政府有關部門應對其立法,尊重樹木生長的“科學規律”,避免傷害大樹,將給大樹“施刑”、“截肢”的行為列入違法亂紀行為并進行嚴懲。也希望全國的風景園林工作者、尤其全國的樹木專家們支持我反對對“古樹”、“老樹”進行“施刑”、“截肢”的違法行為。大家總動員,齊心協力保護古樹和大樹,讓有生命的、生長中的樹木得到應有的呵護。
城市里的森林工作者,被迫要承擔起他們所能起到的作用,以滿足市民的需要
中國風景園林網:您曾經與我們談及“城市森林”的概念,這與正在推行的“森林城市”概念有何區別?
唐學山:這個話題需要深入展開一下。它們是有所不同的,“森林城市”有其不夠科學的地方。實際上,這應該是我對于《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綱要(試行)》建城2002}240號的充實完善的建議。
《綠規》試行的文件已試行了十年,該到修編的時候了。關于節約型,防災避險、以及“城市森林”等內容及其它重要的內容都應該予以增補。
在這里,我想論述一下《綠規》增添“城市森林”項目的初步構想:
1965年,喬根森(Jergensen)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第一次介紹了“城市森林”(Urban Forestry)這個概念。其理論基礎是,城市的發展繼續下去,城市居民不斷增長,從而城市里的森林工作者,被迫要承擔起他們所能起到的作用,以滿足市民的需要。在美國,早期研究城市森林的有前南伊利諾大學(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森林學會會長約翰· 烏 ·安德烈森教授(John·W·Andreson)。
1968年,美國城市娛樂和自然美顧問委員會(the Citizens Adrisory Commitheon Rereation and Natural Beauty)向美國總統提出報告,建議美國林業部門,在公共場所,市郊和市區必須制定城市及森林規劃,并要求建立州際聯合的森林發展規劃,為當地政府,部門和私人提供技術資金的幫助,以便在公園、公共綠地、街道、郊區綠地和私人綠地開展城市森林活動。由于美國總統的接受,所以在美國,城市森林為官方所重視。
平肖環境林業學院(the Pinchot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Forestry Studies)于1970年成立。隨之,其它大學也相繼問世。1978年在美國首都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城市森林會議。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