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瓊:蘭州花卉產業亟待重振
上世紀80年代,當西北大部分地區對花卉產業還沒有一個完整概念時,蘭州的花卉企業、經營公司就已經如雨后春筍般地蓬勃發展起來,尤其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蘭州一直是西北地區花卉產業的領軍者。然而在1995年之后,當各地花卉產業開始前赴后繼發展壯大時,蘭州的花卉產業前進的腳步卻慢了下來,目前該地區花卉產業處于何種狀況,發展前景又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蘭州市花卉與特種作物研究推廣站站長徐瓊。
盆花產量逐步擴大
雖然蘭州花卉產業整體發展趨緩,但該地區的盆花生產大步向前。據徐瓊介紹,到目前為止,蘭州地區已經成為甘肅省內盆花生產量最大的地區。現在蘭州地區可年產蝴蝶蘭200萬盆,草花200萬盆,鳳梨25萬盆,紅掌、仙客來等盆花各10萬盆,竹芋類產品5萬盆。從種植趨勢上看,蝴蝶蘭、草花、鳳梨等盆花的生產量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現在蘭州的盆花除了30%滿足本地市場需求外,大約有70%銷往外地。如蝴蝶蘭主要銷往南方地區,鳳梨、紅掌銷往華北、西北地區,仙客來銷往中部地區。
對于盆花產量增長的原因,徐瓊認為首先是花卉周年市場需求量擴大,給蘭州盆花生產注入了活力。由于蘭州地區地處高原,夏季氣候冷涼,早晚溫差大,與夏季炎熱的南方地區相比,非常適合反季節或者周年生產一些高檔花卉,如蝴蝶蘭等,不但降溫成本低,而且栽培出的花卉品質也非常出色,在市場上占有一定優勢。例如,記者在采訪臨洮三易蘭花生產基地時了解到,他們生產的蝴蝶蘭在華東、華南、珠三角地區供不應求。其次,隨著蘭州當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該地區消費市場也逐漸擴大。徐瓊舉例說:“今年4月至5月,我認識的一個經銷商就賣了2萬株鳳梨。”
產業發展仍存障礙
花卉生產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是蘭州花卉產業面臨的一個問題。雖然蘭州地區花卉產業起步較早,但產銷銜接不暢是一個突出的問題。據了解,現在蘭州地區只有幾個初級花卉市場及銷售網點,還沒有一個大型的花卉批發市場,更沒有花卉集散中心和物流中心,產業缺乏市場窗口,這成為制約蘭州花卉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此外,科技也是制約蘭州花卉產業發展的一個因素。“蘭州地區花卉種植面積雖大,企業雖多,但科研相對落后,加之經費短缺,設備陳舊,導致一些技術難題不能很好地解決,花卉品種開發、規模生產受到制約,資源優勢不能轉變為產業優勢,因而能創出花卉名牌的企業寥寥無幾。”對于設施園藝建設,徐瓊認為蘭州地區的設施園藝生產一點都不落后,幾乎每個縣都有高檔的連棟溫室,但很多生產者建溫室時沒有種植目標,建好后亂種,不少溫室都閑置。
未來仍有發展潛力
雖然蘭州地區的花卉產業面臨不少問題,但該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豐富的種質資源、優越的地理位置、快捷的運輸條件、暢通的信息交流,這為花卉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蘭州地處西北交通咽喉,當地人工成本低,非常適合生產花卉。”徐瓊告訴記者,對于蘭州地區加溫成本高的問題,她認為現在可利用太陽能溫室來解決。由于蘭州地區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將太陽能與電能相結合,可解決冬季加溫成本高的問題。去年,武威市良州區高科花卉有限公司已經將太陽能溫室用于蝴蝶蘭生產,去年運行一年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在正在復制這種模式,希望能在各地普及。
“蘭州地區有著豐富的本土花卉資源,但很多花卉企業看不到,寧愿從外地或者國外引進一些新品種。現在許多花卉企業開始重視起本土花卉的開發,而且受到國內外市場的關注,像中川牡丹園、和平牡丹園等知名花卉企業培育的紫斑牡丹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關注。”徐瓊告訴記者,在蘭州,本土花卉有著無可比擬的生存能力,因而發展本土花卉更具優勢,生產者一定要把本土花卉作為一個重點來發展,同時還應把已經開發出的產品盡快進行商品化。
徐瓊特別提出,蘭州地區除了發展觀賞花卉外,藥用花卉、食用花卉、色素花卉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現在蘭州的功能性花卉生產已初具規模,永登縣有4萬畝的食用玫瑰種植基地,武威市有1萬畝的萬壽菊色素花卉。隨著對花卉深加工、多方面的開發利用,這些功能性花卉的種植面積將越來越大。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徐瓊:蘭州花卉市場亟待花卉物流中心
徐瓊,蘭州市農科所高級農藝師、研究員,從事花卉技術研究推廣工作。2004年曾被評選為全國花卉咨詢專家庫入選專家,其主持完成的國家科技部星火計劃《球根花卉種球國產化技術研究開發》獲省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主持完成的《彩色馬蹄蓮組培快繁與成球繁育技術研究》通過鑒定,達國內領先水平等。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