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綠化將減少調用外省苗木發展鄉土樹種
中國昆明泛亞國際花木城近日組建云南雷蘭綠色經濟研究院,開展優良鄉土樹種的馴化、選育及推廣應用研究,以減少調用外省苗木,發展鄉土樹種。
據記者調查,昆明市主干道行道樹種有31個,而云南本地樹種只有7個。以前,針對云南鄉土樹種,科研機構多以基礎性研究為主,開展的多是短、平、快的研究項目,缺乏長遠考慮,與市場結合不緊密。而今,雷蘭綠色經濟研究院將利用現有的100多種新品苗木,繼續研發鄉土樹種,并努力將其與市場直接連接。
在鄉土樹種的推廣過程中,研究院將對鄉土樹種專業種植戶進行統一掛牌,采用“公司+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研究院將建立“鄉土樹種示范展示基地”和“鄉土樹種種植推廣示范基地”,與苗農簽訂種植協議,進行科研苗木推廣種植。公司負責對苗農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協助苗農做好種植經營管理工作。在苗木長到一定規格時,公司實行統一的保護價回購。
云南素有“植物王國”之美譽,植物品種資源豐富,還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和地域優勢,十分有利于苗木發展。但由于苗木產業起步晚,基礎薄弱,目前的產業化水平較低。品種雜亂、規模小、種植粗放、經營分散的現狀,制約了云南苗木產業的發展。目前,云南省綠化工程用苗儲備量缺口較大,每年約有60%~70%的苗木需從廣東、浙江、四川等省調入。
2010年10月,云南雷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長江云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泰城園藝有限公司投資29.5億元,建設泛亞國際花木城。花木城規劃面積6000多畝,集花木交易、科技研發、苗木展示、苗木種植等服務為一體,是一個大型苗木交易市場。據知情人士介紹,2000多畝的一期項目已經完成90%的招商工作,數十家商戶進駐市場。研究院的成立和鄉土樹種推廣基地的建設,為云南鄉土樹種提供了產業化發展的平臺。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北林大專家選出北京地區生態修復適宜樹種
為了給北京地區生態修復遴選最適宜的樹種,北京林業大學教授董麗率領團隊開展了植物材料搜集整理、評價篩選等方面的研究。針對工業廢棄地、垃圾填埋場、礦山廢棄地、水環境等不同類型的修復,專家們分別確定了對應的植物種類。【詳細】
山東聊城:選擇城鄉綠化樹種有要求
記者從市"創森"辦了解到,根據《山東省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6-2025)》,今后在選擇城鄉綠化樹種時,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生態優先、合理配置"。【詳細】
江蘇江都:綠化和生態修復已經基本完成
站在江都仙女廟大橋北側,俯瞰芒稻河東岸,綠樹、水岸相映成景,“三河六岸”先導段已展露“芳容”。記者日前從項目建設現場了解到,目前“三河六岸”先導段已完成整體工程的80%,綠化和生態修復已經基本完成,年底前將全面建成。【詳細】
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及運用的注意事項
近年來,隨著工農業的發展,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人們更加重視對綠色植物的引進,并且在生活中通過綠色的植物來增加凈化空氣的作用。而園林綠化不管是存在于哪種建筑或者是環境中它都被作為了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在各種施工的過程中也將它放在了首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