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奢華:景觀燈一年耗去一座核電站
7月6日的人民日報發表了全國政協委員馮世良的文章,批評一些城市過度亮化,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費。文章指出,僅北京城市景觀照明一年的用電量,就相當于秦山核電站一年的發電總量。上海的景觀燈,一天耗電量達到20萬千瓦。這位政協委員的批評和憂慮值得城市的決策者和管理者深思。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家富裕了,社會有錢了,人民的口袋也比從前鼓多了。過去黑乎乎的街道,如今燈火通明;過去冷冷清清的夜晚,如今變成了熱鬧的夜市。特別是過年過節、喜事慶典,燈光景觀把大小城市變成了不夜城。與貧困落后相比,這是時代的進步。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觀念正在發生變化。越亮越好、越鬧越好的想法,正逐步被低碳、環保、綠色所取代。城市可以有繁華亮堂的夜景,但更應該有安靜、節能的環境;慶典可以用各種手段表達人們欣喜的心情,但也應該避免浪費,防止產生影響健康的污染。低碳、環保、綠色、節能等等現代理念,已經說了許多年了。出國考察的官員們,回來總是繪聲繪色介紹發達國家的環保情況;潛心研究的專家學者,總是不厭其煩地傳播環保的理念;普通的老百姓,總是盼望生活用電能保證、居住環境能舒適……其實全社會都知道環保的重要性,也期待管理者真正把環保理念落實到行動上??上б恍┕賳T說的和做的總是距離太大。為了面子工程,為了攀比,為了所謂的某些政治任務,他們往往把環保承諾棄之腦后。結果,浪費的是民脂民膏,破壞的是城市環境,受害的是所有百姓,影響的是我們國家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記得有人寫過文章,批評大城市中彩燈纏樹現象。那些形形色色的電燈,纏繞在街道兩旁的樹上,發出燦爛的光芒,把夜晚變成了白晝。但是,樹木是有生命的,它們也有生活的規律。白天,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吐故納新,晚上,它們也需要安靜地休息,以利于成長發育。燈光纏身,人類高興了,它們卻痛苦難忍。據了解,很多景觀樹木就是在電燈的灸烤下慢慢老化、死去。
我們已經進入到現代社會,應該有現代的思維和現代的意識。中國的能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完,很多地方缺電缺水。中國的環境也并非令人滿意,很多城市的污染程度不容樂觀。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我們不能再走揮霍、浪費、破壞之路了。我們不能圖一時高興,卻讓子孫去付出沉重的代價。我想,有關部門以及城市的管理者,應該認真聽一聽有識之士的建議,從救每一棵樹著手,遏制城市過度亮化現象,讓我們的城市現代化真正成為低碳、環保、綠色、適合人類居住的現代化。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山東:1661棵行道樹點亮中心城區
張店迎春節道路景觀燈工程昨晚開始調試亮燈,預計1月22日全部調試完成,中心城區6條主干道上的1661棵行道樹上將掛上"彩燈",點亮中心城區的美麗夜空。【詳細】
電力緊張 市民呼吁關閉部分景觀燈
“多少小區都停電、限電,為啥很多地方景觀燈還開著,能否考慮關閉一部分?”昨日,西安市民王先生致電華商報,呼吁能夠關閉部分城市景觀燈【詳細】
正視光污染 正視城市的有害“光”景
光污染,其實是由來已久的科學和學術課題;然而,它卻很少成為公共話題或輿論議題。這種顯而易見的差異性表明,“光污染”不同于水污染、空氣污染、土壤污染等等,其并不表現出直接而顯著的致害性,故而很難激起公眾的危機感與警惕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