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雨水 灌溉綠地——北京在行動
20日凌晨至早上,全市普降中雨。
作為一座嚴重缺水的內陸城市,北京在行動:城區的園林利用湖泊、綠地留下雨水;機關單位和學校利用一個個集水樽留下雨水;路邊的滲水磚留下雨水滋潤土地……
探訪:萬壽公園、海淀公園
天上雨水 澆地入湖
位于西城區白紙坊東街萬壽公園的雨水回灌系統再次“工作”。萬壽公園內有五口雨水回灌井,每口井蓄滿時可存水35立方米左右。
20日下午2時,打開一個井蓋,井里并非像想象中那樣積蓄了大量雨水,只是井壁有明顯潮濕而已。工作人員解釋:“這場雨降雨量并不是很大,現在該排干了。”回灌井的底部鋪設了鵝卵石,起過濾、沉淀臟物的作用,井內積水最終會通過井壁上鑿設的出水孔,流入周邊土壤。公園還利用400平方米的景觀水池收集雨水,用于澆灌花草樹木。
記者又來到海淀公園,雖然雨已經下了幾個小時,但路面并無積水,雨水通過道路石板間的草地縫隙自然滲入地下。海淀公園在建設伊始就規劃了大塊綠地,便于雨水滲透到地下,從而補充地下水。湖水有相當一部分是園內收集的雨水。2004年,公園作為試點單位建立了集水節約系統,包括鋪設透水地面、修建草坡山林等。
在北京,頤和園、北京植物園等數十家公園都有類似的雨洪利用工程。僅市屬公園就鋪設了30萬平方米的透水地面,雨水通過透水磚直接流入公園綠地,保存了自然降水。
觀測數據顯示,累計降雨30毫米時,全市公園雨洪工程設施可一次性收集雨水500立方米。收集到的雨水一部分由透水路面滲透入地,可使地下水位迅速回升并補充園內的溪流、人工湖泊等景觀水體。
探訪:“鳥巢”
6個雨水收集池 可澆場地120次
“B池液面5.2米,可以調用過來。”夜里的一場雨,讓“鳥巢”的雨洪利用系統大有用武之地。國家體育場設施管理部經理吳益民昨天在體育場地下一層的雨洪機房里,密切關注著巨大的LED顯示屏上的信息。
暑期來臨,國家體育場“鳥巢”也迎來游覽旺季,每天的用水量直線上升。雨水回收利用,正在為這里的用水量減負。原來,“鳥巢”頂部那些不規則的膜結構,每一個都是獨立的雨水收集體。每個膜結構上都有雨水口,下面連有水管通到回收槽內,整個“鳥巢”屋頂有120個白色長方形的虹吸回收槽,回收的雨水引流到遍布“鳥巢”周邊及場地內的6個地下蓄水池中,其最大儲水能力高達12000立方米。如果以澆灌“鳥巢”中心足球場地來計算,足夠澆灌球場120次。
整個“鳥巢”雨洪利用系統的雨水收集面積達22公頃,年回收利用總量約6.7萬立方米。所有收集到的雨水最終被匯集到“鳥巢”地下的水處理系統中,經過砂濾、超濾、納濾三層過濾后,污水變成優質中水,實現回用。逢雨季,“鳥巢”會優先使用自己回收處理的優質中水供水。處理后的雨水可用于沖洗用水、室外綠化、賽后沖廁、比賽場用水、空調冷卻、熱身場用水、汽車清洗、場地灌溉、跑道沖洗等各種用途。
探訪:海淀區雙紫園小區
“喝水”地磚 雨天不愁
早上7時許,一場中雨為暑氣蒸騰的京城降溫,路上的行人卻要遠遠避開突然駛過的車輛濺起的污水,還要留神腳下人行便道上的碎磚成為一個個“翻漿地雷”。
家住海淀區雙紫園小區的李女士就沒有這些煩惱。原來,這個小區自2002年起就改造成為“雨洪控制與利用”的示范區。建設了下凹式綠地5700平方米、鋪設透水地面5000平方米以及屋面、道路與庭院雨水收集利用系統,收集雨水經地下600立方米蓄水池蓄存后回用。
走在小區內,記者發現,地上鋪的紅磚與一般小區的不太一樣。它們的表面都是小孔,就像長了麻子。踩上去感覺有點軟,不像街頭人行道上的磚那么硬。
水利專家張書函介紹,這種磚是很特別的滲水磚,分為上下兩層,表面薄薄一層是細細的混凝土顆粒,而下層的混凝土顆粒則較粗,中間用特殊的黏合劑連接。端起一盆水澆下去,水馬上就順著磚體的縫隙向下滲透,瞬間,磚面上的水就不見了。在小區的露天停車場,記者看到,地面采用的也是菱形鏤空地磚,方便雨水下滲。
收集來的雨水都順著落雨管和地面的排水溝,流進了蓄水池。這些水經過處理,除了用來綠化灌溉,還能給小區的洗車房和噴水池供水。
2005年小區地面全部透水鋪裝后,小區雨洪外排量大幅減少。年綜合利用雨水近5000立方米,其中回用1000立方米。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