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南寧3至5年后長啥樣
市政府出臺《南寧市塑造城鎮特色提升城鎮品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城市中心城區,城區、開發區各主要鄉鎮,市域各縣作出了相關的建設規定,并要求中心城及市域各城鎮要圍繞“特”字做文章,實現三年初現成效、五年大見成效的目標。
中心城區突出“生態雙城”景觀特色
綠樹成蔭的南寧,在塑造特色時強調了要加強山水自然景觀的建設,即突出“中國綠城”“中國水城”的“生態雙城”景觀特色,實現生態景觀面貌的多樣性。
南寧市利用中心城“青山環抱、邕江穿繞”的自然地貌特征以及亞熱帶生物資源優勢,構建以周邊“山、水、林、田”為基本的生態支撐體系,與內部邕江綠地主脈、公園綠地支脈形成的“羽狀”綠地網絡相互融會的綠地系統主結構,打造“中國綠城”品牌。
同時南寧還利用邕江及其內河支流,構建合理的城市環狀水網體系,將城市內河水系及沿線區域建設成為暢通的行洪道、水清岸綠的濱水生態住區、風景秀麗的景觀帶、經濟繁榮的產業帶、內涵豐富的文化帶、人水和諧的休憩園,形成獨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中國水城”景觀生態環境。
此外,南寧市還要充分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價值,整合舊城面貌,突出民族文化特色,融合民族風情民俗,做好歷史文化遺跡、傳統風貌街區的保護、修復和改造工作,修復水文化歷史街區,塑造多元化的建筑風貌,建設特色文化園區。通過以上特色的打造,使南寧市不僅成為一個以“青山為屏、邕江為帶、山水相銜、綠羽成脈”的生態城市,同時也成為一個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亞熱帶風光的現代化宜居園林城市。
主要鄉鎮突出“田”“水”等不同主題
青秀區長塘鎮、興寧區三塘鎮、良慶區那馬鎮等一批鄉鎮榜上有名,成為南寧市重點塑造大鎮,3至5年后將向市民呈現出不同特點的主題特色。
青秀區:長塘鎮將突出“田”的主題,結合中國—東盟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打造大型特色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勾勒“城”和“田”相融互補、特色各異的獨特風貌;伶俐鎮突出“水”的主題,依托臨江優勢,保護沿江生態風貌,同時依托伶俐工業集中區,結合新型特色工貿型強鎮的發展定位,協調好生態保護與工業發展的關系;南陽鎮、劉圩鎮突出“人”和“城”的主題,重點發展農產品,打造和諧宜居的集貿型小城鎮。
興寧區:三塘鎮結合休閑商務城鎮(新區)這一發展定位,在“休閑”上做文章,打造休閑旅游特色;昆侖鎮則要建設成服務于昆侖關景區的生態型特色突出的旅游接待中心。
良慶區:那馬鎮主打“生態宜居、特色旅游”牌,積極發展特色旅游業和現代化農業;大塘鎮在大力發展工貿業的同時,加強城鎮建筑風貌的塑造,建設成富有現代氣息、環境優美的南部工貿型中心鎮。
邕寧區:蒲廟鎮將加強傳統歷史街區和特色街區的改造和建設工作,充分展現蒲廟鎮具有的歷史文化底蘊。
江南區:蘇圩鎮將把自身打造成為以農副產品加工、貿易及中轉物流為主的小城鎮;江西鎮則以揚美古鎮為依托,構建生態宜居的旅游小城鎮。
西鄉塘區:金陵鎮作為南寧市西部的中心城鎮,將打造出現代、宜居的城鎮風貌特色;壇洛鎮結合特色農業這一特點,在”生態農業觀光旅游“上下工夫。
經開區:吳圩鎮將被構建成為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經濟繁榮的南寧市南部現代化空港新城。
市域各縣六縣城鎮塑造各顯特色
《意見》也對六縣的城鎮塑造作出了相關的規定。
武鳴縣:縣城要結合具有的壯鄉文化特色,重點做好“壯鄉文化之都”這篇文章,注重將民族文化融入城市特色塑造的建設當中。
賓陽縣:城要充分挖掘歷史人文資源,結合產業特點,打造出環境優美、個性鮮明的現代化商貿城市特色。
橫縣:縣城要做好“茉莉花之都”“濱江古城”這兩篇文章,積極打造郁江兩岸景觀,形成“城在花中”的特色景觀。
隆安縣:縣城作為南寧市西部的重要工業基地之一,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突出山、水特色,塑造“青山秀水半入城”的景觀風貌,打造山水園林小城市。
馬山縣:縣城作為黔桂經濟通道的地區性節點城市,具有豐富的民俗風情和旅游資源,塑造并體現出富有民俗風情的生態城鎮特色。
上林縣:則要在“生態和旅游”上下工夫,做好“南寧后花園”這篇文章,積極塑造出生態型小城鎮特色。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濟南:“八景五園”生態景觀讓小清河重生
10月16日,記者從濟南市規劃局獲悉,《水清、岸綠、河暢、宜游【詳細】
道路綠化市場龐大 怎樣的苗木符合要求?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道路建設總是走在總體規劃的最前端,新建工程加上原有景觀升級,造就了道路綠化源源不斷的龐大市場。【詳細】
山東淄博廢棄礦坑“變身”生態景觀
山東淄博文昌湖區一處廢棄露天礦坑經整修【詳細】
南京首個地鐵小鎮生態景觀設計方案出爐
備受關注的南京青龍地鐵小鎮建設又有重大進展。記者日前獲悉,小鎮生態景觀設計方案新鮮出爐,南京大學規劃設計院以“公園讓生活更健康”為主題的方案最終在三個參與評審方案中脫穎而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