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凹式綠地集雨能力增一倍
分析
下凹式綠地推廣難在何處
《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程》
不見“下凹式綠地”
據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減輕城市防洪排澇的壓力,有效利用雨水資源,本市在開展城市雨水利用研究與工程示范的基礎上,建立了包括國家標準《建筑與小區(qū)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和本市地方標準《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程》、《透水磚路面施工與驗收規(guī)程》的標準體系,出臺了《關于加強建設工程用地內雨水資源利用的暫行規(guī)定》等6項促進雨水利用的政策性文件。
昨天,記者搜索了相關文件,未能發(fā)現對“下凹式綠地”建設的明確規(guī)范。
本市地方標準《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中,首次對“下凹式綠地”進行了標準定義:“下凹式綠地,depressedgreen,低于周邊地面標高、可積蓄、下滲自身和周邊雨水徑流的綠地。”
征求意見稿還提出,“紅線內綠化帶宜采用下凹式綠地”。意見稿也明確鼓勵綠化時,“綠地雨水宜采用滲入地下形式。可依據綠地土壤與地質地形條件,結合景觀要求采取整體下凹式綠地、局部下凹式綠地,必要時可在適當的地方設置入滲槽、滲井等滲透設施。”
不過,在正式發(fā)布的《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程》中,有關“下凹式綠地”的內容卻被刪除了。
兩大顧慮影響
下凹式綠地推廣
記者采訪中發(fā)現,不少人對下凹式綠地的建設仍心存疑慮。擔心草坪爛根、害怕垃圾入綠地,是建設者最大的兩個顧慮,也是爭議所在。
為什么北京的綠地總比地面要高出一塊呢?“這和馬路牙子比路面高是同一個道理,與一個城市的文明和衛(wèi)生程度有關。”何永說,“有了這個分隔,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泥土、樹葉等垃圾向綠地的入侵。”有不少綠地建設者也擔心,“暴雨過后,污水、樹葉、樹枝等垃圾會迅速扎堆綠地”,如果沒有專職工人進行及時清理,很容易影響城市景觀。
何建平也表示,下凹式綠地建設不能一刀切,必須因地制宜。例如,主干道身處各種濃重汽車尾氣的“包圍圈”,并不適宜建下凹式綠地。趕上冬天下雪使用融雪劑,綠地蓄存的水質自然好不了,難以得到很好的再利用。
中國人民大學建設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表示,綠化用草價格很貴,綠地雖有涵水能力,但是這種涵水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吸收不了,積太多水在里面,草根會爛掉。“任何植被要是長期泡在水里,恐怕都會受不了。”何建平說。雨水首先會滲入綠地,但綠地下面一定要建下水道或蓄水池,當水積到一定程度時,必須排出來才行。“不能指望綠地來當蓄水池,而是一個滲透器。”
園林專家、北京植物園園長趙世偉也表示,綠地涵養(yǎng)水源能力,和是否下凹沒有直接關系。如果是強降雨情況下,下凹很多的綠地容易積水,時間一長,草坪可能會內澇。
趙世偉建議,建設下凹式綠地,最好在綠地中間有一定的匯水面積,或者是形成第二凹地,通過地下的井、管排走。“得有地兒存水,不能讓積水把綠地淹了。”在北京植物園里,一片下凹式綠地中間挖了一個人工湖,在美化景觀的同時滿足了蓄水的功能。
釋疑
最高可承受150毫米降雨
針對最令人擔心的植被被淹問題,市科學研究所和市園林所曾聯(lián)合開展研究。對低于路面不同形式草坪蓄雨入滲試驗顯示:城區(qū)土質深入能力一般較好,遇雨強超過150毫米的特大暴雨時,基本上不積水或積水時間很短。
據介紹,《奧運場區(qū)雨洪資源利用技術集成與示范》已經列為國家科技部《北京奧運場館水環(huán)境綜合研究》科研課題內容之一。研究也顯示,下凹式草坪可以滿足5年一遇的24小時降雨量蓄積,而不至于雨水外溢。
從這個試驗可以得知,設計下凹式綠地時,如果合理設置綠地下凹高度、選擇較耐淹的草種,可保證綠地在汛期的安全。此外,奧林匹克公園建設下凹式綠地時,采取了地下鋪設滲濾溝的措施,可以保證草坪滲透的雨水可以及時排走,進入雨水回收循環(huán)利用管網。
“事實上,北京的氣候條件,不用擔心草坪被淹死。”市公園綠地協(xié)會秘書長景長順說,“北京的降雨很難持續(xù)幾天,我們也常常看到大雨第二天,道路上就一點水痕都沒有了。澆水還來不及呢。”從各市屬公園建成的下凹式綠地來看,目前始終未出現草坪被淹死的情況。
不過,大多數業(yè)內人士認同,在位置高、衛(wèi)生差、垃圾多、土質滲入差和植被嬌貴的地區(qū),確實不適合建設下凹式綠地。
背景
可利用雨水僅6.5%有效利用
記者從市水務局了解到,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建成各類雨水利用工程1355處,其中城鎮(zhèn)雨水利用工程688處,年綜合利用雨水1318萬立方米。這些工程在緩解局地排澇壓力的同時,有效利用了雨水資源。
1318萬立方米。這個雨水利用的數字看起來很大,但仍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據研究顯示,根據北京的氣象條件,雨季主要集中在6至9月,降雨量達到全年的70%以上。其中,本市城區(qū)每年可利用雨水量約為2.3億立方米,高于城區(qū)全年總用水量10億立方米的五分之一。兩者對比,目前本市已經利用的雨水量,僅僅只有可利用雨水量的6.5%多一點。如果能進一步提高雨水利用率,從水資源需求的總量上來講是非常可觀的。
實踐證明,雨水利用是減輕城市防洪排澇壓力、拓展非常規(guī)水源、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目前,水務部門正全面推進雨水利用工程建設,有效服務城市建設。
小貼士
雨洪利用好處多
雨洪利用工程與園林綠化工程相結合,構造雨洪綠化景觀,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美的生活環(huán)境。
采用雨洪利用技術后,可起到緩洪錯峰、減輕防洪壓力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自來水的使用,緩解了北京市的水資源危機;透水鋪裝路面使雨天道路減少積水,方便行人,減少污染物隨雨水到處蔓延,使項目區(qū)域環(huán)境得到改善。
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qū)90公頃雨洪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工程
序號\項目\單位\數量\雨洪利用標準
1透水鋪裝面積\公頃\17.0\5年一遇24小時降雨量
2非透水鋪裝面積\公頃\18.0\2年一遇24小時降雨量
3水系面積\公頃\16.5\5年一遇24小時降雨量
4綠化用地面積\公頃\37.7\5年一遇24小時降雨量
5地上建筑等面積\公頃\0.8\2年一遇24小時降雨量
6合計\公頃\90.0
鏈接
本市部分下凹式綠地分布
1,奧林匹克公園中心景觀區(qū),總面積約84.7萬平方米,樹陣綠化帶下凹式綠地37.7萬平方米。奧運中心區(qū)降雨量456毫米,雨水綜合利用量為40.2萬立方米,綜合利用率高達98%。
2,用友軟件園,建成區(qū)面積為18萬平方米,主要包括屋面雨水收集系統(tǒng)、透水磚地面(6.7萬平方米)、滲透-排放管溝系統(tǒng)、草坪磚停車場、下凹式綠地、水體循環(huán)生態(tài)處理系統(tǒng)等。年綜合利用雨水約6.4萬立方米。
3,雙紫園小區(qū),位于海淀區(qū)北洼路西側,總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小區(qū)雨水利用措施包括建設下凹式綠地5700平方米、鋪設透水地面5000平方米、屋面、道路與庭院雨水收集利用系統(tǒng)。工程建成后,明顯降低了小區(qū)外排徑流系數。年綜合利用雨水近5000立方米。2011年6月23日暴雨,當地1小時雨量高達73.6毫米,小區(qū)路面無積水,外排雨水量不到20%。
4,卡夫食品(北京)有限公司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廠區(qū)占地面積5.6萬平方米,其中硬化地面9200平方米。綠地面積1.7萬平方米,全部實現下凹式建設,加上400立方米的封閉式水池、550平方米透水磚地面、14個小型滲透井,工程年綜合利用雨水量近2萬立方米。
5,各大市屬公園,通過近幾年改造,各公園均建設有下凹式綠地,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以上,有效避免了相應路段雨天積水,年收集雨水量未有統(tǒng)計。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tài)、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qū)環(huán)境大幅度提升,社區(qū)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chuàng)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tài)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yè)、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tài)優(yōu)”,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guī)劃建設有“一帶三區(qū)”,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qū)、專類植物展園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yè)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fā)中心、首發(fā)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yè)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yè)等產業(yè)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