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國:豐富多彩的生產性景觀植物配置
蔡建國:浙江農林大學園林學院副教授,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學科方向負責人,園林植物教研室主任
請問您是如何理解生產性景觀在審美、文化、生態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蔡建國:生產性景觀來源于生活和生產勞動,它融入了生產勞動和勞動成果,包含人對自然的生產改造(如農業生產)和對自然資源的再加工(工業生產),是一種有生命、有文化、能長期繼承、有明顯物質產出的景觀。生產性景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人工林生產、農作生產、漁業生產和工業生產等。
審美:生產性景觀一般面積較大,人類活動痕跡明顯,是人們生產活動與自然及自然資源的綜合作用,有自然之美又有創造之美,是人對自然的利用和美化。
文化: 生產性景觀是一種創造文化,典型的如農耕文化。
生態:生產性景觀從生態角度來看,是以人為中心,對自然生態的再創造,有優化改造(如復合式造林或綠化、景觀林營造、斑塊狀農業生產),也有破壞生態系統(如純林的生產、圈養生產等)。
您認為景觀設計師如何將“生產性”運用到設計之中?能否介紹一下具體的植物設計方案?
蔡建國:生產性景觀在設計中可以充分得到利用,如梯田景觀、春天油菜花景觀、色葉林景觀、經濟林景觀、漁業生產景觀等。在設計中需要掌握生產勞動過程和階段性景觀體現,如在濕地景觀營造中可以充分利用桑基魚塘、水作生產、漁業生產、濕地景觀林營造。
以生產為主導的植物景觀設計,應兼顧審美和生態效益,為人類提供生產資料和生活原材料。包括食用亞型:以提供食用的蔬菜、果物等為目的,包括蔬菜類、果物類、野菜類等。飼用亞型:以提供飼料為目的,為家畜、家禽提供新鮮優質飼料。藥用亞型:種植濕生藥用植物,生產傳統中藥材。供材亞型:以提供生產、生活用材為目的。我曾經做過杭州市濕地植物生態習性及景觀設計研究,根據杭州濕地水陸變化和氣候的特點,在濕地景觀規劃設計理論的指導下,結合杭州濕地植物種類,提出杭州濕地植物配置模式。其中生產型濕地植物配置模式根據生產產品的不同給出了食用亞型、飼用亞型、藥用亞型和供材亞型這4種類型。(具體設計方案參見訪談后附文)
同時,生態價值也是植物景觀的一種產出,這種模式的植物設計,以生態防護為主,兼顧審美與生產。例如,生產型濕地植物配置包括護堤亞型:在水際近堤岸處種植水生植物,減緩舟行對堤岸的沖刷和破壞,起到消浪護堤的功效,在岸邊上種植深根濕地植物,有效防護堤坡,減少水土流失。攔集亞型:通過種植耐污能力強,有效吸收N、P等和富集金屬離子的植物,采用上中下多層復合模式有效減輕污染。益生亞型:種植有益于鳥類、有益昆蟲、水生動物活動,并為它們提供食物和棲息場所的特色植物,以增加生物多樣性。又可以細分為益鳥類、益蟲類和益魚類3種。
您認為如何提升大眾對“生產性景觀”的審美需求?
蔡建國:隨著大眾對景觀需求的多樣化,由于生產性景觀來源生產,大眾對此越來越關注,生產性景觀尺度較大,適合俯視,生產性景觀勞作痕跡明顯,適合參與性游賞。為了更好了解和游賞生產性景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生產性景觀的生產活動和生產產品需要事先作一定了解;
(2)從較高的高度或角度俯視效果會比較明顯,如在觀光塔中、高山上、高樓上等;
(3)參與生產性景觀之中,自己便成為景觀一部分;
(4)生產性景觀受自然環境影響大,若能與自然氣象有機結合,把握好欣賞時間,可以在一天之中看到不同景觀效果;
(5)生產性景觀變化大,季節性明顯,可分階段多次欣賞,如桃林可以春觀花、夏嘗果。
附:杭州西溪濕地生產型濕地植物配置模式
(1)“食用亞型”濕地植物景觀規劃設計模式A
應用場所:西溪濕地生產區、西湖濕地茶博淺水濕地
水際:水杉、垂楊、楊樹+斑茅+蘆竹
水中:荷花(產藕)+野芋+田字萍
(2)“食用亞型”濕地植物景觀規劃設計模式B
應用場所:西溪濕地生產區、西湖濕地茶葉物館博前淺水濕地
水際:水杉、烏桕、南川柳+斑茅、蘆竹、傘房決明
水中:茭白+莼菜、菱角+水芹、荸薺
(3)“食用亞型”濕地植物景觀規劃設計模式C
應用場所:近郊水田、西溪濕地生產區、西湖濕地茶葉物館博前淺水濕地
水際:垂楊、南川柳、櫸樹+蒲葦、茭白
水中:水稻+水芹
(4)“飼用亞型”濕地植物景觀規劃設計模式
應用場所:西溪濕地生態區、生產區、西湖濕地茅家埠、赤山埠局部、其他小型湖泊濕地
水際:樸樹、南川柳、櫸樹+苧麻、水竹、葒草
水中:野芋、香菇草、滿江紅、水禾、槐葉萍、鳳眼蓮、大薸
說明:水中漂浮植物種植要求圍隔種植,以防滿鋪。
(5)“藥用亞型”濕地植物景觀規劃設計模式
應用場所:西溪濕地旅游區、生產區、西湖濕地茅家埠、赤山埠局部、茶博前濕地
水際:香樟、烏柏、構樹、江南杞木+接骨草
水中:香蒲、水蓼、紫芋+菖蒲、鳶尾、水芹、香菇草、澤瀉、馬藺
(6)“供材亞型”濕地植物景觀規劃設計模式
應用場所:西溪濕地生產區。
水際:水杉、落羽杉、香樟、櫸樹+蒲葦
水中:蘆葦+燈心草、水毛花+荷花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北林大專家選出北京地區生態修復適宜樹種
為了給北京地區生態修復遴選最適宜的樹種,北京林業大學教授董麗率領團隊開展了植物材料搜集整理、評價篩選等方面的研究。針對工業廢棄地、垃圾填埋場、礦山廢棄地、水環境等不同類型的修復,專家們分別確定了對應的植物種類。【詳細】
屋頂綠化的植物配置不容小視
屋頂綠化在城市綠化中的意義非常重大,發展空間領域廣闊,也是我們今后追求高端綠化的重點項目,其裝飾及植物配置不容小視。【詳細】
山地植物配置應注意哪些方面?
在進行山地植物配置時應注重保護原有的天然植被,人工植樹以鄉土樹種為主,針闊葉混交,密植成林,體現濃郁的山林氣息。同時借山嶺的自然地勢劃分景區,每個區域突出一兩個樹種,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景區,豐富景觀層次。【詳細】
植物配置——不可或缺的園林塑景法寶
人類在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創造出高度的社會文明,促進了生產力的飛速發展。然而,在享受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同時,人們卻不得不面臨環境的變化、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嚴峻現實。而生態園林的產生就是城市園林綠化最高層次的體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