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儒:小橋流水呈美景 古道西風馳儒雅
古道訴夢想 適時大轉型
信步古道園藝,小橋流水,石雕木塑,草盛花香,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不禁讓人心曠神怡,氣定神閑。
“這些一磚一瓦都是我自己設計自己施工的。”說到自己的設計作品,曾總顯得興致勃勃,“我喜歡在自己實踐操作過程中摸索方法,找到好的靈感。”在采訪中,我們體會到曾總是一個崇尚文化、偏愛藝術,注重內涵的人。在他的心中一直懷有一個夢想,就是將心中的園藝理念轉化為現實中的工程作品,為更多人所認識和欣賞。
“很多人覺得我蘭花賣的很好又為什么去搞庭院設計?但是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心里認為可行的事情就去做,去實施。光有想法沒有行動你永遠只是個空想者,你的夢想也不可能實現。”曾總堅毅的眼神體現出一個實踐者的信心和勇氣,“這應該和我在部隊的鍛煉有關系,在部隊實行很多任務都需要你堅韌的毅力,在部隊我為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戰士而不斷努力,在事業上我也會為了我的理想而不斷奮斗。”
懷著這樣的勇氣和夢想,近兩年來曾總將目光投向了園林景觀設計。他的設計作品正如他的品行一樣、散發出自然、恬淡、高雅的氣質,在客戶中已經贏得了較好的口碑。
曾總強調設計要自然樸實、大方得體卻不失個性。首先,你要把握好大方向,達到整體的協調性。這就和太極一樣,所謂無極生太極。你的心中要有大胸懷大境界,才能包容萬象,融合萬物,將其恰當地運用到設計中去。太極講究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設計也是如此,該靜則靜、該動則動,只用動靜相宜,才能出彩,才能和諧。此外,曾總覺得私家庭院等景觀設計要表現出“私家”這兩個字的特色,這就如工藝品和藝術品的區別,工藝品可以成批量地生產,沒有藝術收藏性,而藝術品確是獨一無二的,極具藝術感和收藏價值。所以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業主的文化背景和個人喜好,設計作品要突出業主的個性,讓業主體會到自己的庭院是一個值得收藏的有價值的藝術品。
談及從事花園設計的經驗體會,曾總認真地說:首先,必須要看現場,不可紙上談兵。圖紙上顯示的是片面的,真正做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因地制宜很重要。比如房屋的間隔、空間和環境的情況等。不仔細勘察現場會導致設計空洞,過于常規化,無法帶給人們真正的視覺感;第二,曾總主張“誰設計誰施工”。現在很多施工和設計都是脫節的,設計不能達到施工的實際需求,施工不能滿足設計師的設計構想,而這兩者的統一結合是否完美是作品能夠成功的關鍵。
在古道園藝,隨處可見石雕、木雕和各色植物,曾總笑說,“我喜歡擺弄這些東西,不僅銷售還喜歡收藏,在我眼中,他們都是有生命的,有自己的獨特個性的,掌握了他們的特性,在設計中將他們最美的一面展示出來。”是的,從水景噴泉到植物搭配,從假山景石到木質結構,從涼亭花架到風水玄冥,曾總都有著自己的設計理念和施工經驗。“作為一個設計師,我不能說是‘八面玲瓏’,也可以說是‘面面俱到’了。”曾總笑道。一個好的設計師必須掌握植物、材料等各方面的知識,才能恰當地運用到設計中去。一知半解只能造成材料和人力上的浪費,達不到理想中的設計效果。
編輯:amon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