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種木棉難頂酷暑
記者隨后又來到馬場路一帶,最新一批認種的木棉集中在此。記者在現場看到,有的木棉葉子上有明顯的蟲蛀痕跡,但沒有出現干枯的現象。而在廣州大道,記者看到新種下的木棉蒙了許多灰塵,或許是車流量太大的緣故。
第二批約600株的認種木棉,多種植在正在建設的海珠湖和白云湖。記者在海珠湖現場看到,剛種下的木棉正對著城市新中軸線處成行成列排開。這些木棉樹苗葉子沒什么蟲眼,但有些葉明顯干枯,有一株木棉幾乎所有葉子都干枯變成深棕色,在酷熱陽光下垂下“頭”來。兩位綠化工人表示,樹葉掉了將來還是會長新芽的。
認種的木棉有專人管理
據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有關人士介紹,根據《廣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1-2020)》中確定,廣州選用木棉等19種能充分表現當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風格、能作為城市景觀重要標志的樹種作為基調樹種加以推廣應用。有關人士表示,這兩批認種木棉的種植時間是根據原先的計劃方案安排的。他還表示,在北方的確是春季植樹較多,但南方地區的移植條件則較放寬。“認種的木棉,都有專業綠化部門管理。”
眼下不是最佳移植季節
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系的李敏教授認為,木棉本身是移植難度較大的樹種,尤其是胸徑大于10厘米以上的樹,對移植季節和移植技術都要求很高。木棉是直根系植物,不像細葉榕等須根系、且有發達氣生根的植物,其移植后恢復過程時間較長,且對環境條件要求高。一般而言,木棉的移植需要提前一兩年進行斷根,確定移植時土球的大小。在移植之前,還應對樹冠進行修整,防止水分蒸散過多導致枯死。
專家認為,目前并非最佳栽種季節。花城廣場上木棉樹枯死的現象就很可能與移植季節有關。專家認為,其實本地的木棉是鄉土樹種,位置合適的話,是可以大量種植的。不過,判斷是否能成活,不能光看是否落葉,還要看明年能否開花。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園林環境研究中心高級園林工程師王代容副研究員表示,雖然木棉是春秋季種比較好,但作為假植苗(編者注:指經過斷根處理或者斷根移植過的苗木),現在種也是可以的。“移植時的確要求較高,不能傷到根系。”專家認為,至于酷暑會不會曬死樹苗,關鍵要看后期管理,比如一定要及時澆水。此外,專家還建議,木棉是比較高大的樹,不宜種得太密集,而且后期管理要非常到位。
第三批木棉10月認種
廣州市今年計劃在廣州市石湖收費站、岑村立交、廣氮-廣州收費站、廣園收費站、侖頭立交、滘口立交等16個城市出入口種植木棉樹苗。在今年10月,第三批木棉樹苗認種計劃將在這些地方進行。今年原計劃栽種約1400株木棉,前兩批已經種下,其余要根據報名情況詳定,認種市民可致電83849985鄭小姐聯系。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