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大多沒有長遠規劃
兩個天真無邪的鄉村孩童,手牽手坐在廢墟上,有點夸張地撅起小嘴,唱著山歌。這是安徽省已報送給世界雕塑家大會的雕塑作品《鄉村童謠》,作品通過刻畫孩子的天真爛漫,表達了汶川地震后災區重生的希望。
據了解,全安徽省現在專業雕塑家只有30多人,十多家工作室,主要聚集在合肥。
與畫家一樣,雕塑藝術者的收入往往與名氣有關系。除了名家,這個圈子里還有不少從業者是“走穴”的。記者在合肥一家私人雕塑工作室里,遇到了雕塑家李工,他正在給一件雕塑品做后期。談到收入,李工不愿透露自己的情況。但是,他表示,雕塑家的收入不如畫家。“一個雕塑作品耗時太長,像我這樣的收尾工作,光小型作品就要用上幾個星期。”他說,有的雕塑作品,雕塑家要前后幾年時間才能做成,加上材料成本比較高,如果沒有依靠專業機構,雕塑家自食其力是難以為繼的。“所以,很多雕塑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工作不是很好找,或者從業后轉行的比較多。”
隨著城市發展,對城市雕塑的需求量在不斷加大,但是很多專業雕塑家卻很難直接與市場對接起來。“不少專業雕塑家埋頭搞創作,對市場是一點不懂。”安徽省城市雕塑院執行院長徐曉虹說,現在,不少城市雕塑是被當做工程,而非藝術品,對雕塑藝術一竅不通的非專業公司也能拿下雕塑“工程”的標,臨時搭建草臺班子,為了節約成本,找一些非專業人員來做。
“這是讓專業雕塑家感到憤怒的!非專業團隊從施工的角度做出的東西,不僅不能反映一個城市的品位、格調和精神,有的還產生雕塑垃圾。”徐曉虹說。
“城市雕塑應該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徐曉虹說,城市雕塑是城市的文化、視覺亮點和對藝術的態度,城市雕塑應該有長遠的規劃,如同文化發展規劃,雕塑規劃應有專家論證各個環節,與建設、園林、設計部門相協調。
“現在不少城市對雕塑規劃的普遍做法是臨時抱佛腳。”徐曉虹從業幾十年,為全國諸多城市創作過無數雕塑,但是很多城市雕塑事先沒有規劃,等到城市建設差不多了,感覺某個場子空曠了,才想起要弄個雕塑來,這才臨時開個“應景”的專家論證會,走個過場。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城市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和實施的戰略方法
2013年,綠色基礎設施歐洲戰略被采用,并明確地涉及到城市空間。在歐盟層面,綠色基礎設施的概念已經根植于歐盟生物多樣性戰略中,因而明確地提到自然保護。在我們的理解中,城市自然保護包括物種和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詳細】
健康規劃:英國綠色基礎設施(GI)規劃原則
親近大自然對于居民的身心健康舉足輕重。城鄉規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塑造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人居環境。在英國,積極應用規劃手段,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多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機會,逐漸成為規劃機構及各類自然保護團體的【詳細】
推進建設彈性城市 解決交通問題要靠規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強調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這一論斷對我們推進【詳細】
簡直違反常理的不可思議雕塑
藝術有的時候總是超越人們的想象的,他們的作品不僅僅代表著美,還有創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