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城鄉一體化綠化的導向問題
用森林促進城鄉生態化融合
——談城鄉一體化綠化的導向問題
“城市園林化、郊區森林化、道路林蔭化、庭院花園化”是不少城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目標。然而,筆者認為,這一導向難以實現一體化的思想。
“城市園林化、郊區森林化”強調的是綠化模式的差別。城鄉綠化有各自的特點,可以有各自的理想模式。鄉村綠化應該是自然的、森林化的,自然演替如此,生態規律也如此;城市綠化的目的首先是為了改善城市生態,讓城市多一點自然性、生態性。
“城市園林化,鄉村森林化”強調的是差別,園林與森林對立,這與一體化發展思想不一致。
從綠化內容上看,“城市園林化、郊區森林化”也不能體現一體化的思想。城市園林化曾經是我國城市綠化的努力方向和唯一目標。而園林化又向唯美化發展,導致了“千城一面”,生態效益極差。在城市森林發展的影響下,唯美園林開始向生態園林轉變。
目前,我國城市綠化已經形成了園林城市建設和森林城市建設相融的格局。而且,從形式到內容,森林城市建設都更符合城鄉一體化的理解。
城鄉一體化把城市和鄉村視為一個整體,應該以有機分工、減少差別、共同發展為宗旨,而不能以“城市園林化,郊區森林化”為導向。城鄉綠化應該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開展,這是城市和鄉村綠化的共性。城鄉一體化綠化應該理解為對城鄉生態環境的有機結合,保證自然生態過程暢通有序,促進城鄉健康、協調發展。
當然,城鄉一體化不能理解為“城鄉一樣化”。盡管城市和鄉村的綠化有明顯差別,城鄉一體化建設不是要體現這些差別,而是要減少這些差別,使城市更容易與自然融洽。
城鄉一體化綠化要從生態的一體化上做文章。從綠化內涵上理解,鄉村和城市,我們考慮的都是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城市產生的反生態效應方面理解,我們要減少溫室效應、污染、塵埃,增加空氣濕度、增加空氣負離子等。從人類親近自然的角度理解,增加生物量,保持生物多樣性,多植鄉土樹種,都是城市綠化發展的需要。
因此,城鄉一體化綠化的導向可以概況為“森林主導,自然為主,生態優先,便民經濟,突出效益”。
“森林主導”,就是以城市森林建設為主要模式。“自然為主”,即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綠化都以遵循自然為主,減少改變自然的因素,避免違背自然的因素。“生態優先”,即綠化首先是為了改善生態、維護生態,為了減少人類對環境的損害。“便民經濟”,一方面,綠化要方便群眾的生產生活;另一方面,要從節約的角度,減少綠化的成本。“突出效益”就是說,綠化要充分發揮植物群落系統的生態、經濟、社會三大綜合效益。
城鄉一體化綠化,就是用森林促進城鄉生態化融合。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重慶豐都:47公里長江兩岸實現綠化全覆蓋
“現在的長江豐都段兩岸,都被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了,看不到一塊裸露的田土。”10月17日,說起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變化,豐都縣林業局產業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幾年,豐都補“天窗”、接“斷帶”,經濟林與生態林建設并重,縣境內47公里長江兩岸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8%。【詳細】
山東11市入選國家森林城市 生態綠化各有高招
記者從山東省林業廳獲悉,山東省日照市、萊蕪市獲新一批“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截至目前,全國共計137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