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之舉 開創天敵防治新時代
從人工飼養到工廠化生產,從手工釋放到機械化釋放,一個個活的蟲子被當成了藥劑使用,幾項發明讓天敵防治從農業化一步跨入到工業化。是什么人、什么技術,在改寫天敵防治的歷史?在近日舉辦的山西省經濟工作觀摩會上,段東紅向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省長王君、省政協主席薛延忠等領導介紹天敵防治項目。馮斌 攝
“起飛!”隨著一聲令下,一架我國先進的軍用遙控直升機發出震耳的轟鳴聲,從綠油油的草坪上起飛,緩緩上升,在遠處的樹林上空盤旋、作業。這是在做什么?另一畫面,一個載人熱氣球緩慢升入高空,有人向下面的樹林拋下一個個白色的東西,這又是在做什么?
答案有點讓人想不到,這兩個場景原來是在釋放防治有害生物的天敵——能吃掉松墨天牛的腫腿蜂。
傳統的天敵防治方法,生產難、釋放難,利用天敵大面積并且迅速地消滅有害生物,簡直就是不可能發生的事。然而,有一個人就一定要讓這種事發生,他就是山西省林業廳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副局長段東紅。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段東紅研究出現代天敵防治理論,將天敵噴劑、飛行器及機械釋放天敵、天敵活性殺蟲單元、天敵大規模智能化工廠生產等多項技術引入天敵防治領域,可大大擴展天敵的應用范圍,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在有害生物防治的歷史上具有重要的轉折意義。這一變革之舉,開創了天敵防治史的新時代。
天敵防治PK農藥防治,可贏
段東紅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近30年,親歷過多個有害生物的災難,深知化學農藥在防治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更盼望能夠廣泛利用天敵“以蟲治蟲”,從而減少化學農藥帶來的負面影響。
多年來,段東紅潛心研究新的天敵防治技術,做了無數次實驗,蟲子漸漸堆滿了辦公室,辦公室也就漸漸變成了實驗室。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與段東紅和他的同事見面時,同事告訴記者,進入樓道后不用看牌子,只要聞到一股蟲子氣味,那個辦公室就是段局長的。果不其然,段東紅一打開辦公室的門,一股強烈的蟲子氣味就撲面而來,過了好半天記者才能適應一些。采訪就在聞著“蟲味”、“欣賞”大大小小的蟲子的過程中進行著。
“我國化學農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居世界第一,因此,我國對化學農藥的控制已到了非常緊迫的時候。”段東紅說,“與農藥防治相比,天敵防治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產生的生態效益是巨大的。天敵防治是以蟲治蟲,不污染環境,可促進生物種群內部生態平衡,對一些害蟲的防治效果要遠遠好于化學農藥,可持續穩定控制生物災害,符合世界生物防治的大方向。天敵防治可為人們提供天然、環保、無污染的食品。此外,天敵生長主要依靠自然溫度,消耗的能源很少。”
段東紅在他研究的“農林主要害蟲天敵防治技術”項目中,提出了現代天敵防治理論,即“以大規??煽毓I化天敵生產為基礎,以天敵噴劑為單元,將飛行器及機械釋放引入天敵防治領域,將天敵殺蟲活性因子和完全寄生相結合,使天敵防治工業化、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寄主多樣化,達到有效治理有害生物的目的”。
傳統的“以蟲治蟲”方法,配以現代新型技術,天敵防治因此有望在有害生物防治中扮演主角。
編輯:gl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