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讓北京長安街上搭起空中花園
在鋼筋混凝土的都市,讓植物在高樓立面上生長鋪展成為綠色叢林,是我們所有遠離自然的都市人的夢想。這個夢想因為一個新技術的誕生而將照進現實。
自國慶開始,在長安街邊出現了“北京記憶”嵌草牌樓:高8米,寬8米的牌樓,上部的牌匾、花板和樓頂栽植五色草、四季海棠和佛甲草等植物,牌樓的結構復雜,有多處不規則的形狀,灌溉技術難度很高。對于這種懸空的植物,傳統的滴灌滲灌灌溉技術只能是水從空處不斷地淋下,遠超過植物需求才能澆灌到不同位置的植物,成為“水簾牌樓”,既污染周圍環境又埋藏安全隱患,這一灌溉難題也是室內外立體綠化推廣中難以逾越的技術障礙。
立體花壇核心技術體現在灌溉方式,如何做到高空給水,既滿足植物需求,又不滴水污染地面,影響景觀,是橫亙在技術人員面前的難題,國內外一直沒有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案。 一般來說,立體花壇厚度一般不超過20厘米,內部可承裝的基質量少,持水和保水能力低,水量太大會發生滲漏,水量不足植物會萎蔫甚至枯死。如今,這一難題被我國自主發明的痕量灌溉技術解決了。這個嵌草牌樓就使用了痕量灌溉這一先進的灌溉技術,整個牌樓內部終日潤而不濕,表面干燥,沒有多余的水流出,植物生機勃勃,牌樓美麗壯觀,卻沒有變成“水簾牌樓”。
北京市屋頂綠化協會會長譚天鷹表示,“痕量灌溉系統在嵌草牌樓的成功表明,它是有效解決節水問題的新技術、新設施、新方法,是開展立體綠化的革命性創新。”
痕量灌溉技術的發明人諸鈞,帶領研究團隊歷經十余年的努力,打破了西方發明的以滴灌為代表的微灌技術四十年來在節水灌溉領域的壟斷,創造了遠低于滴灌出水量的痕量灌溉技術。實現了一種能夠和植物需水特點完全匹配的灌溉方式,即植物需要多少水就供給多少水。使用這種技術灌溉比滴灌節水50%以上,為我國這樣一個缺水大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此項技術由北京市農委經過近三年的試驗,取得良好的效果,組織鑒定結論為該技術在節水效率、抗堵性和無需動力可長距離均勻供水等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這一最新技術的成功應用,為清潔安全的室內外立體綠化、屋頂綠化、墻體綠化掃清了障礙。除了應用于立體花壇,痕量灌溉技術在園林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首先痕量灌溉適合于垂直綠化等微灌無法使用的領域,在滿足植物需求的前提下避免滲漏,同時減輕系統的重量,可用于開發室內外立體花園;其次在屋頂綠化、草坪、行道樹等場所,采用痕量灌溉技術可比滴灌等其它技術節水50%以上,且可與雨水收集等其它技術結合,進一步減輕城市園林用水壓力;再次采用痕量灌溉技術,可以方便的發展家庭園藝,不必擔心污染墻壁,也省去了因澆水過多或者忘記澆水而造成植物死亡。除此之外,痕量灌溉在礦山修復、荒漠化治理、生態改良及農業灌溉等領域應用潛力巨大。
普泉公司擁有包括博士、碩士在內的研發和工程隊伍,在上述領域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正在與海淀、西城等區的園林部門合作開展相應的示范工作。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北京:國慶3D打印花壇布置方案公布
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花卉布置方案”昨天公布,廣場中心花壇是主題為“祝福祖國”的大花籃。【詳細】
2015年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立體花壇
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在天安門廣場紀念碑北側布置長城主題立體花壇,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周邊布置檜柏花帶,在廣場兩側綠地布置花柱、花球、花帶,在端門至天安門城樓沿線都進行了花卉布置。【詳細】
山東:滕州市新增四處鮮花立體造型扮靚國慶
16日,記者了解到,為迎接國慶節的到來,山東滕州園林處除了在市區道路、公園、廣場綠地擺放了鮮花外,還將制作四處檔次較高的鮮花立體造型。【詳細】
天津園林花圃推60多種立體花壇 降溫減噪又防塵
黃萱秋高氣爽,在和平區五大道上,古色古香的建筑被綠色的藤蔓植物圍繞,藤蔓間開著鮮花,立體綠化讓五大道更顯嫵媚。過去,路邊花壇大多以簡單的平面造型為主,在花卉的選擇上也稍顯單一,栽種的多為矮牽牛、萬壽菊等常規花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