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圓明園重建的可能與不可能
模型的拆裝,及構件庫。其中重點建筑全部的構件都通過建模制作出來,可以隨意的拼裝與拆卸,不再是原始的靠貼圖來表現結構方法。數字圓明園第一階段修復的22個景區涵蓋55個時期。課題組復原設計人員經過對圓明園文獻檔案研讀、樣式圖片辨析、寫景圖/老照片辨析、遺址詳細勘查、營建技術分析等基礎研究,最終完成了圓明園22個景區、55個單元(時期)的復原設計。
烘焙技術詮釋更加真實的光影效果。通過烘焙技術可以使模型很好的展現體積感,厚重感,與周圍建筑,景觀,植物所產生的光影效果使模型看起來更加真實,美觀。下面有一張“方壺圣境”景區中對于“瓊華樓”使用和未使用烘培效果的截圖對比,可一目了然烘焙后效果的提升。
不可修復的是歷史
圓明園遺址記錄著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更記錄著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罪行和末代封建王朝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燒這件事,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要超過歷史上的一個實體圓明園。如果圓明園沒有被外國侵略者焚燒,而是另一個什么園或什么宮殿被燒,在書寫中國近代史時,圓明園至多作為清代的建筑和文化中的一個皇家園林被提到一下,而不會具有像現在這樣的歷史地位。當下關于是否重建圓明園的爭論,也恰恰反映了這一點,同意重建和不同意重建的雙方看重的都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這一點,都是要讓圓明園來反映歷史,爭論的是“保護遺址”來反映,還是“重建”來反映。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中國建筑(601668,股吧)師學會理事、中國圓明園學會副會長郭黛姮表示,圓明園是遺址公園,不可能復建;赴美尋寶找到的老照片有助于還原一個真實的圓明園,“復建”一個“數字圓明園”。
圓明園的興衰榮辱史,既有古代中華文明的輝煌與驕傲,更有近代我們民族的屈辱與無奈,也有著當代華夏振興的慰藉與艱辛。走進圓明園,就是走進歷史,走進前天厚重的文化積淀,走進昨天太多的風雨云煙,就是走進今日的奮進與明日的企盼。
園林興廢,往往是國運盛衰的晴雨表。圓明園的三百年滄桑史,不單純是清代帝王園林的興盛與衰毀史。它所折射出來的,也是中華民族三個世紀以來興衰榮辱的一個縮影。在21世紀10年代,它所在的這片土地的復蘇與興旺,則又成為偉大的中華文明正在復興之中的生動寫照。
無論多偉大的國家,多偉大的民族,也要時時居安思危,猶強不恃。妄自尊大,固步自封,閉關鎖國,就會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歷史的經驗值得千秋永鑒!
編輯:liang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