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園博會:南寧園全面展現“那”文化(圖)
背靠山坡,以壯族的農耕文化為主要展示內容,這就是南寧展園--那園。
南寧展園背靠山坡,展園分布在三個緩坡上,南寧展園之所以叫做那園,是因為"那"是廣西壯族人民對"田"的另一種稱呼,作為我國最早創造稻作生產方式的民族之一(距今一萬年),壯族的文明形態也因其生產方式而呈現出另一種特征。現在,廣西仍有很多地名以"那"字來命名,"那"文化已經由一種稻作文化延衍生到壯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如農業文明時期的祭祀、音樂、繪畫、舞蹈、婚俗、賦詩等。
展園入口,就是展園三個景觀之一的"那園之情",進入即可看見一個互動性景觀:掛著銅鼓和蘆笙的構架,旁邊有一面具有文化特色的景墻,上面有鮮紅的"那"字浮雕;在以"祭祀"為主體的入口內廣場,還分布著充滿鄉土氣息的甘蔗種植。在第二個景觀"那園之境"中,主要的景物"朱槿花"(南寧市花)則以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為原型,同時通過茉莉花梯田、"五象迎賓"等節點展現那文化的特色。最后一個景觀--"那園之魂",則以一個充滿思索意味的空間盒子,體現"那"文化作為稻作文化的特征。
三個空間圍繞展園中央的水面形成一個整體,相互呼應,讓游人穿梭其中,得到不同的游園體驗。此外,設計者還選用甘蔗和茉莉花作為整個展園的基調樹種,使該之更顯著地具有嶺南風情。
編輯:yongqiang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