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應再替“水立方”的虧損埋單
國家游泳中心(俗稱“水立方”)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奇勇12月27日透露,2011年“水立方”的場館自營業務成本費用稅金總計9929.9萬元,自營收入8800萬元。據楊奇勇介紹,2011年與2010年相比,“水立方”旅游參觀游客總人數下降了30%左右。(12月28日《新京報》)
“水立方”虧損了,這并不奇怪,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項目,日常維護費用高昂,一旦經營不善,就會陷入虧損境地。而這也幾乎是世界難題,但凡因舉辦國際盛會而興建起來的大型場所,會后均要面臨經營狀況不佳、虧損率太高、后繼維護艱難等種種問題。
因此,在北京奧運會之后,自打“水立方”走上市場化經營的道路,就必然要做好虧損的準備,企業經營風險無處不在,誰也不能保證“水立方”就不會虧損。從“水立方”的經營情況來看,其收入相比成本少了近1130萬元,場館維護、能耗和人工占了成本的大頭,需要想辦法開源節流,扭虧為盈。比如“在水立方工作的運營、維護、合作單位共33家,工作人員 1200余人。”一個“水立方”需要這么多人員嗎?是否可以精簡掉一部分,或者把部分工作外包出去,以節約人工費用。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想辦法廣開財源,多拓展些經營門路,爭取多承攬些賽事和活動,以發揮“水立方”做為體育賽館的優勢。“水立方”的名氣很大,其硬件設施也很強大,非常適合舉辦國際大型游泳、跳水等賽事,但畢竟現在僧多粥少,國際賽事一年到頭也就那么多,全世界都在爭搶。這就需要“水立方”的經營者打開思路,在市場營銷方面多下點功夫,比如可以與賽事主辦方合作,舉辦“水立方杯”游泳、跳水大賽,把自己的品牌樹立起來。
不過,既然“水立方”已經在走市場化運營,政府部門就不應再干預,更不能再以財政之力為其虧損埋單。據報道顯示,“2011年,水立方受惠北京市體育產業引導資金的相關政策,在跳水、短池和花游3項國際賽事中共獲得了960.20萬元的資金支持。”可見,如果沒有北京市政府的財政支持,“水立方”的虧損額度還將擴大。如果繼續這樣財政托底的話,就等于回到了老路子,將“水立方”弄成不倫不類的經營體,豈不是在將虧損包袱甩給全體納稅人?
對于“水立方”這種大型場館,在興建之初就應該全盤考慮,不能為了一時的輝煌和面子需要,而耗費掉大量寶貴資源。應該考慮到其后的經營需要,在保證賽事能夠召開的情況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投資,以為將來減輕維護費用。政府部門也需慎重,應遏制投資沖動,將這些交給企業運作就行了,財政的錢應用在民生保障上,而不是動輒為企業經營虧損埋單。
編輯:fengxiaolin
相關閱讀
水立方景觀設計賞析(組圖)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國家游泳中心又被稱為“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是北京為2008年夏季奧運會修建的主游泳館,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建筑物之一。【詳細】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發展模式詳解
鳥巢、水立方等大型場館命運如何?園區使用率是否讓人滿意?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田巨清自豪地說:“中國的場館后奧運利用模式,值得向世界推廣!” 【詳細】
北京奧運場館華麗轉型:國際范兒+文藝范兒
規模不斷膨脹的現代奧運會給所有的主辦國出了一道難題:奧運會結束以后,奧運場館怎么辦?雖然倫敦今年承諾在奧運會結束后,主會場“倫敦碗”將被部分肢解,但如此大規模的建筑群的利用和開發,始終讓所在城市頭疼。 【詳細】
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造價5500萬美元 現荒廢
北京奧運主要場館“鳥巢”、“水立方”的業主方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曾公開表示,造價高達35.96億元的“鳥巢”,每年的基本運行維護費用達到8000萬元,每年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近1億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