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城市建設力求突出個性
中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薛曉峰在大會報告中,提出未來五年將實施產業升級、城市轉型、民生改善、社會善治、綠色發展、文化引領“六大戰略”,大力實施城市轉型戰略,建設具有嶺南特色的精品城市。
如何推進城市轉型,城市轉型中怎樣營造嶺南特色的精品城市,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中山將從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公共基礎設施投入等各方面著手,加強規劃引導,拓展城市空間,突出城市個性,在新型城市化道路上,將人民的幸福作為城市發展的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城市定位更加精準、城市立面更加精致、城市管理更加精細的原則,突出城鄉一體化特色,走出一條符合中山實際的文明、宜居、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關鍵詞:城市轉型
提升城區首位度規劃先行調整產業結構
中山如何實現城市轉型戰略?在提高主城區首位度方面,要增強主城區集聚、輻射、帶動等功能,打造與主城區互動發展的東部、西北部、南部三大片區副中心,推動城市布局從“均質分散”向“集約聚核”轉變。
作為城市規劃部門,市城鄉規劃局局長張珂表示,城市轉型中規劃先行,他認為,中山目前均衡、分散的城市發展格局,在未來難以引領中山參與珠三角城市競爭發展,“目前中山的城區首位度偏低,在集聚和輻射能力較弱,因此,中心城區要起到這個作用,首位度的目的是要打造好中心城區,使中心城區成為高端要素集聚,交通樞紐及現代服務業方面有它的優勢,從而引領中山整個城市的發展建設。”他強調,今后,中山在推進城市化發展的道路上,在構建中山一主三副多節點的城市現代化格局中,在提升主城區首位度及規劃打造翠亨新區的同時,要樹立三個理念,要先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推動城市的發展,使城市的運行效率、競爭力在未來發展得到更多的支撐,“第一個理念是全域中山的理念,二是要樹立綠色增長的理念,城市未來的發展是低碳、資源節約的城市;第三個就是包容發展的理念。”
根據“十二五”規劃,港口、沙溪、南朗、五桂山和大涌將納入中山中心城區。這些鎮區將納入到中心城區的統一規劃當中,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共建共享,功能和布局更加強化,建設標準也要趨于一致。具體的功能分區,還在進一步整合當中。報告提出“打造與主城區互動發展的東部、西北部、南部三大片區副中心”。張珂表示,中山建設副中心是為了改變中山現在“均質發展”的現狀,要向城市布局聚集轉變。在轉變過程中,一個中心區可能難以把所有的24個鎮區引領上來,就按照區域建設副中心來帶動發展,并建設成有層級的、功能作用不同但又相當的結構體系。
國土資源局局長吳偉強表示,中山土地資源開發強度已經接近極限,達到26%,但是土地使用卻很粗糙,在土地使用上,他說土地集約節約使用將是以后土地工作的核心。日前,國土資源局正在對中山閑置土地進行摸底調查。
為了集約節約用地,中山正在大力推進“三舊”改造,吳偉強說,“三舊”改造是一項時效性強、政策性強的土地政策,特別在歷史遺留用地方面,明年12月政策將到期,而中山目前仍有5萬多畝歷史遺留用地未報批,希望各鎮區抓住有利時機。
“三舊”改造不僅提升土地利用率,緩解土地供需矛盾,還可以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通過“三舊”改造,特別是舊廠房的改造,一方面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另一方面通過對現有產業的升級改造,挖掘了現有產業的潛在產能,進一步提高了經濟運營的質量。在已改造的項目中,屬于產業結構調整的“三舊”改造項目有56個。淘汰、轉移項目26個,屬于現代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項目有32個。如小欖鎮永寧社區根據小欖鎮規劃,搬遷東村紙箱廠及永南日用化工廠,在原址興建永寧大觀酒家,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
關鍵詞:嶺南特色
突出城市個性
中山從“江河時代”向“海洋時代”嬗變
市住建局局長陸德華認為,打造精品城市,要以規劃為引領,以經濟社會發展相配合,其理念與此前提出的“首位度”是相通的。“中山作為珠三角核心城市,其嶺南特色非常明顯,比如騎樓、雕樓、孫文步行街,其南洋的風格很突出”。
“雖然說規劃要先行,但是,精品城市的打造,不要一蹴而就。”陸德華說,中山搞工業化這么長時間了,初期的粗放型建設導致城市無特性,而現在要求打造“精品城市”,應該是時候了。
張珂表示,“翠亨新區是中山城市的希望”,翠亨新區將引領中山發展從“江河時代”向“海洋時代”嬗變,翠亨新區定位為“海內外華人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探索區、兩岸四地更緊密合作示范區、新一代珠西岸理想城市先行區、人水和諧智慧用海試驗區”,規劃中堅持“總體規劃有風格,個體建筑有特色”,特別在翠亨旅游小鎮的建設上,保留嶺南特色至關重要。
張珂說,在城市建設中,嶺南特色將在公共建筑得到更多體現,特別在翠亨新區建設和城市規劃中兼收并蓄、博采眾長,突出中華氣派、嶺南特色、中山元素,努力使今天的建筑成為明天的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加強村莊環境整治和景觀改造,打造環境優美、水鄉特色鮮明的秀美村莊。推進歷史名城名鎮名村建設,加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開發,打造富有嶺南特色和時代氣息的城市風貌。
編輯:fengxiaolin
相關閱讀
香港為什么是中國最宜居城市?
當代知名作家汪曾祺曾在《香港的高樓和北京的大樹》里說,香港的高樓令人窒息,讓他無比懷念北京的大樹。后來,他又在《香港的鳥》里說,香港太城市化,只有居民手提的精致雙層鳥籠,沒有鳥能夠在這城市的天空自由地飛。【詳細】
羅華端:塑造宜居城市——新加坡的歷程
新加坡今天享有清潔的空氣、干凈的水、清潔的土地、高標準公共衛生,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最清潔宜居城市之一。不過早期新加坡的情況并非如此【詳細】
銳評:宜居城市應該有大樹扎根的空間
27日夜間,不少地方遭遇了疾風驟雨。在齊魯晚報的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上,很多壹粉曬出了自己所在城市大樹被連根拔起的景象。個別倒下的大樹,砸到了停放在路邊的車,即便沒有諸如此類的經濟損失,看到生長了多年的大樹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