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園博會:貴陽園美圖欣賞(圖)
在展區西南部設置"夜郎再現"儺戲表演廣場,使游人在游賞過程中更直觀生動的感受這種古老神秘的夜郎文化。儺戲是一種以面具形式聚眾祭祀和主儀的古代驅鬼逐疫辟邪的原始巫醫文化,以遠古時代的原始歌舞相依托。其中上刀梯、過刀門、喊竹、腳踩紅犁等儺技乃在世界演出,被稱為世界絕技。
規劃主題---夜郎拾憶神秘之殿
夜郎,一個《史記》中記載的有10萬精兵、滿壩良田、于盤江上下舟楫往來的神秘古國,是中國歷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國之一。夜郎國的歷史大致追溯到戰國至西漢成帝河平年間,存在約300年后神秘消失。夜郎的本義包含了民族融合。創建夜郎文化的主要民族是仡佬,土家、彝,這三個民族稱為原生態夜郎系民族;次為布依、侗、水、苗、瑤和未定態漢族。他們一般是在某個時期融入了夜郎的一個支系,因此,這六個民族稱為融合態夜郎系民族。
"夜郎文化"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己提出,它是貴州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當代貴州文化的重要基因或源頭,它是夜郎時期的各民族及其爾后居住在夜郎故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也是夜郎與周邊各地區相互影響的結果。夜郎的許多習俗如生殖崇拜、祖先崇拜、鬼靈崇拜及夜郎人的居室建筑形式等,都一直影響到今天人們的生活。如巢居、山處、"干欄"這種建筑形式,對布依、侗、水等族人的民居建筑特色的形成都產生了重要的作用。而且祭祖、銅鼓、歌舞自娛等夜郎文化仍"活態"保存于貴州民間。
夜郎文化最初是采集文化和漁獵文化,后來則過渡到稻作文化。采集文化崇拜花,稻作文化則崇拜水鳥、耕牛、船只、嘉禾及稻神。神秘的夜郎文化包括竹文化、儺文化、稻作文化、建筑文化、服飾文化、喪葬文化等十余種。其中儺文化是夜郎文化的精華,歸屬農耕文化。
植物種植設計總體目標
利用置石與植物、花卉合理的搭配,喬木、灌木、地被層次豐富的搭配,營造一個喀斯特地區植物的多樣性。
植物種植設計總體布局
在周邊主要以常綠喬木為主,形成貴陽園區獨立的圍合空間。在臨近人活動的地方,搭配觀花、觀葉、觀枝等色彩豐富的落葉植物,形成一個功能明確,觀賞效果較好的植物景觀。
貴陽市園林規劃設計院設計。
重慶園博會系列報道
編輯:yongqiang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