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盛會后城市追綠腳步不能停歇
主辦城市環境治理措施回放
北京 圓百年夢想兌綠色承諾
熊熊燃燒了16天的北京奧運會圣火于2008年8月24日熄滅,北京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綠色奧運”承諾。
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為確保北京奧運會空氣質量達標,經國務院批準,環境保護部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6省(區、市)以及各協辦城市建立了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監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產業結構調整:北京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產業結構基礎。大力發展能源消耗水平低、科技含量高、附加價值率高的現代服務業、高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加快調整能源消耗高、排放多、污染重、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產業活動。比如積極推動了首鋼壓產搬遷,關停了北京焦化廠、北京有機化工廠等。這些探索性舉措都為以后城市轉型發展探索了方向。
場館利用:新建的12個場館賽后利用大體可以分成3種情況:鳥巢、水立方、國家體育館等標志性場館全面對社會開放。國家射擊館和國家自行車館賽后作為國家隊訓練基地,為我國實施奧運戰略提供支持。建在大學校園內的奧運場館,既可滿足高水平賽事的需要,又為大學生及周邊居民的運動健身提供服務。
機動車限號:為保證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期間交通正常運行和空氣質量良好,在2008年7月20日至9月20日期間對北京市機動車和外地來京車輛實行單雙號限行。奧運會后,北京尾號限行納入常規交通管理。
上海 探發展之路繪綠色藍圖
2010年10月31日,為期半年的上海世博會圓滿閉幕。從申辦世博到舉辦世博,上海與世界各國、參展各方共同探討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模式,努力詮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內涵。
綠色交通:上海世博會上,1300多輛純電動、超級電容、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集中應用,成為全世界新能源汽車最大規模的一次實際運營。世博會后,上海積極倡導綠色環保的低碳交通,新能源公交車的應用不斷擴展。在世博園區外近20條線路使用的新能源公交車達到140多輛,加上世博園區內越江線和世博大道線上投用的156輛新型新能源公交車,上海的新能源公交車總數已經達到300輛。上海成為我國首個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城市,上海市嘉定區被指定為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區。2012年,上海將全面促進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建成充電樁1.3萬個,充、換電站15座,加氫站兩座以上。
場館建設:世博會的場館采用了各種先進技術。中國館造型層疊出挑,在夏季,上層形成對下層的自然遮陽;制冰技術的應用將大大降低用電負荷,建筑的節能系統將使能耗比傳統模式降低25%以上;頂部、外墻上會裝有太陽能電池;屋頂設計雨水收集系統,可以實現雨水的循環利用。
會址選擇:與往屆不同,上海世博會將黃浦江西岸的老工業區一部分廠房改造利用起來辦展館,這是本屆世博會的一大創新。在此推動下,上海正在形成一片創意產業園區,現在已有很多藝術家進駐莫干山路。對這些老廠區的開發利用引發了50多片工廠成為創意產業園區。
廣州 辦藍天盛會展花城風采
為兌現“綠色亞運”的莊嚴承諾,廣州提出分8個階段推進亞運空氣質量保障的工作思路。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是廣州最為突出的特色。
鐵腕治理:廣州實施了“空氣整治50條”及“新31條”,從工業污染防治、市區產業“退二進三”、機動車污染防治、工地揚塵控制、飲食業油煙整治、油氣回收治理、區域聯防聯治等7個方面共采取81條措施,開展了廣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空氣污染綜合整治工作。
聯防聯控:廣州市按照“立足自身、帶動周邊”的思路,分別與佛山、肇慶簽署了廣佛同城化及廣佛肇經濟圈環保合作協議,使合作走向制度化、常規化。廣東省市環保、氣象部門聯合在珠三角9個城市和清遠市近5萬平方公里區域內布設了76個監測點位,對空氣質量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監控。
機動車污染防控:廣州先后在全國提前實施機動車國Ⅱ、國Ⅲ和國Ⅳ標準。目前黃標車限行范圍已擴大至中心城區260平方公里的區域。在國內率先建立機動車排氣污染定期檢查與強制維護制度。
編輯:fengxiaolin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