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大學校園欣賞(二)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本期介紹中國十大最美校園第十名---青島海洋大學。青島因其有過一段殖民歷史,室內的很多建筑都有德國風格。青島海洋大學的校園里就有德國建筑。青島是一個特別具有歐陸風情的城市。
青島海洋大學
青島海洋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1958年以前,這里是青島大學的所在地,更早前則是德國俾斯麥兵營,校園至今還保留原德國建筑風貌,現在正式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粗獷的花崗石墻壁,紅色筒瓦覆頂,狹長的窗口飾以美麗的西式圖案浮雕,樓內布局至今完好保留原有格局,顯得既古樸典雅,又頗具異國情調。
許多著名的作家,如老舍、梁實秋、沈從文、聞一多、吳伯簫、洪深等都曾執教于青島大學,著名詩人臧克家當時還是青島大學的學生,老師就是聞一多。聞一多故居“一多樓”靜靜立在校園的西北角,墻壁上纏滿了樹藤。在樓前建有一座花壇,正中豎立著聞一多的半身大理石雕像,座上的碑文是他的學生臧克家撰寫的。在花壇兩側還有兩棵雪松。一多樓現已開發成“聞一多故居展室”。
青島海洋大學
青島海洋大學是一所國家教育部直屬并由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國家海洋局和青島市人民政府四家共同建設的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學校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顯著特色,設有理學、工學、農(水產)學、經濟學、文學、醫(藥)學、管理學、法學等較為齊全的學科門類。
學校依山傍海,坐落在景色秀麗、氣候宜人的海濱旅游城市——青島。校園分魚山路本部和麥島校區兩部分,占地1100余畝,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
學校前身為私立青島大學,始建于1924年。在發展歷程中,曾與山東大學有30多年的共同期。1959年3月經中央批準成立山東海洋學院。1960年10月山東海洋學院被確定為全國13所重點綜合大學之一。1988年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校名。
設有海洋環境、信息科學與工程、化學化工、海洋生命、海洋地球科學、水產、工程、經貿、外國語、中國語言文化、法學、成人教育、職業技術、數學系、公共管理等15個學院(系),39個本科專業,8個專科專業。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的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具有博士生導師評定權。現有海洋科學等5個博士后流動站、16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和41個碩士學位授予點,3個一級學科授予點,2個工程碩士點。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設有國家海洋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海洋生物工程中心和海洋遙感實驗室、水產養殖實驗室、物理海洋實驗室3個國家教育部重點試驗室,還設有9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學校有物理海洋、環境海洋、海洋生物、水產養殖、海洋藥物和海洋遙感六個學科被列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還擁有全國首批確定的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海洋學、海洋化學專業。
青島海洋大學校徽
學校現有在冊各類學生130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1200余人,留學生330余人。學校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在現有1000余名教學、科研及實驗技術人員中,有教授268人,副教授及其他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373人。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有博士生導師122人。學校先后有200多名教師和科技人員受到國家及省、市的表彰獎勵,有8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9人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6人被評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學校共有68個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具有不同專業特色的實驗室,擁有供教學、科研使用的東方紅2號海洋綜合調查船,有設備先進的電教中心、計算中心和測試中心。學校圖書館被教育部認定為15個查新中心之一,已建成包括1208種Web版外文期刊、收錄全球1861年以來1000余所著名大學理工科博士、碩士Web版學位論文文摘、文摘總量達200萬條的國際上較為全面的海洋、水產學科外文數據庫、8000余種(占全國出版量90%以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5萬種數字化中文圖書、以及引進所有國內大型文獻數據庫(文摘量達1300萬條)的數字圖書館,有藏書近百萬冊、中外期刊3000余種的傳統圖書館。學校定期出版在國內外發行的《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和社會科學版等學術刊物。學校出版社——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幾年來出版了大量優秀圖書,為學校教學、科研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海大校園網規模宏大,聯通INTERNET與CERNET,是中國教育科研網絡全國高校38個主節點之一,為學校的管理教學科研活動提供了一條高質量的信息高速公路。
青島海洋大學
學校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求,適時調整專業,加強教學建設。具有優良的學風、校風。學校嚴格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教學方面的一系列改革舉措深得師生贊譽和支持,在社會上引起良好反響。學校設有海洋藥物工程研究院、物理海洋研究所、海洋經濟與海洋法學研究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信息工程中心、水產養殖研究所等26個研究機構,瞄準學科發展的世界水平,發揮多學科、綜合性和海洋科技人才密集的優勢,積極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主要從事基礎理論、應用研究、高新技術、科技咨詢與服務、科技開發及產業化等方面的科技工作。在海洋動力學、海洋環境及其預測、海洋生態動力學、信息科學與技術、水產養殖及精加工技術、軟科學技術、海洋藥物研究開發、工程技術、海洋經濟、海洋法、海事、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績。“九五”以來,我校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和先進水平的39項,國內首創和先進的19項,出版專著100多部,發表論文4000余篇。被SCI、EI、ISTP等收錄論文200余篇,獲國家批準專利25項,國家級獎5項、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9項,獲省部級、地市級獎數百項,為國家及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十分重視對教師的培養提高和對外科技交流。幾年來,派出國外留學、考察和講學人員及訪問學者占全校教師人數的一半以上。學校先后與35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
聞一多故居又稱“一多樓”,位于青島海洋大學校園內
現有校區
魚山校區最老的校區,也是最美的校區,位于魚山路5號。該校區集中了海洋大學與生命科學有關的海洋生命學院、水產學院、醫藥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以及基礎教學中心、數學科學學院等。其中數學科學學院已于2010年遷至嶗山校區。
浮山校區20世紀90年代建立,位于香港東路23號,該校區位于浮山前麓,毗鄰海邊,交通便利,駐有管理學院、法學院以及新聞傳播學院等院系,此校區學生最為活躍。此校區各院系現在已基本上都搬到了嶗山校區。“浮山校區就不辦全日制教育了,只辦學位教育、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和國際教育這四種。但他們都還是屬于海大的,授課的老師也都是各個學院的老師。”
嶗山校區新建校區,2006年開始進駐新生。該校區位于風景秀麗的嶗山,目前已成為海大的主校區。
中國海洋大學校訓:海納百川,取則行遠 。海納百川意指:海之大,能容納一切河流之水。形容氣度·胸懷之廣。寓意海大培育之人應虛懷若谷,有大海般的胸襟;海大園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能容納各種學術思想;海大能容納包括大師級人才在內的各路群英,能采納來自各界的有益之言行,有益之成果。 取則行遠指:海大人既能夠遵循學術規律,又能眼界高遠,目標遠大,且腳踏實地,身體力行的朝著既定的目標奮進,蘊含海大人志存高遠,探索不已,勇攀高峰的精神與追求。
編輯:anna
相關閱讀
中國最美大學校園系列展示(十一)
中國風景園林網:本期介紹中國最美大學校園系列第一名:武漢大學。三月是武漢大學櫻花盛開時節,凡在武漢讀過大學的,誰沒有花樣年華賞櫻的記憶呢?【詳細】
中國最美大學校園系列展示(十)
中國風景園林網:本期介紹中國最美大學校園第二名廈門大學。網上無數次地評選國內最浪漫的大學,廈大從來不會落選,對于沒有上過大學的人來說,廈門大學是一個心結,而對于上過大學的人來說,廈大更是一個繞不開的情結,錯過它,必是終生的遺憾。【詳細】
中國最美大學校園系列展示(八期)
中國風景園林網:本期介紹中國最美大學校園系列展示排名第四的中山大學。中山大學有著畫卷般的校園美景、富有歷史厚重感的建筑物、美妙的湖光山色,這里沒有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建筑,【詳細】
中國最美大學校園系列展示(七期)
中國風景園林網:本期介紹最美大學校園第四名:深圳大學。深圳大學是經國務院批準,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綜合性大學。1983年成立,當年建校,當年招生,被鄧小平同志稱為“深圳速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