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州大道和金水路交叉口西北角的金中綠地,樹木很少,幾乎都是草坪
鄭州市區新建綠地500萬平方米,在原省博物館舊址(人民路與金水路交叉口)建設公園一座,這是鄭州市去年承諾為民辦的“10大實事”之一。截至去年年底,鄭州市區實際添綠622萬平方米,相當于又建了22個人民公園。
“去年新增的一些綠地,草坪多了些,樹木有些少。一些區增加的游園都在四環外,離居民區遠了些。”采訪中,一些市民遺憾地說。
添綠行動1:新建綠地622萬平方米,相當于又建了22個人民公園
高大的毛主席雕像后,綠草茵茵,銀杏、廣玉蘭等樹木亭亭玉立,站在古城墻上,透過玻璃,還看到下面新發掘的商代遺址。這是2月4日記者在金水路與人民路交叉口西南角“人民廣場”看到的一景。“人民廣場”的建成無疑是去年鄭州添綠行動中最應該濃墨書寫的一筆,它也是去年鄭州市承諾為民辦的“10大實事”中添綠行動的一部分。
“人民廣場”原系河南省博物館舊址,原為商業用地,幾經易手,荒置達8年之久,2010年12月,鄭州市政府為增加市民休閑游憩的場所,改善中心城區生態環境,重金從開發商手中回購這塊土地,該廣場于去年5月開始建設,去年10月22日建成對市民開放。
在鄭東新區七里河北路和客文一街之間,該區建設的七里河城市廣場公園也已初露英姿。“七里河城市廣場的主體已基本完工,只剩下一點掃尾工程。”鄭東新區市政園林水務局徐工程師說。
“柿子園、桃李園、枇杷園、石榴園由北往南依次排開,如果今年春天到這里來,芬芳的花朵一定會把游人熏醉!”2月5日上午,記者在金水區文化路與三全路交叉口東北角的濱河公園采訪時,金水區綠化所副所長王偉自豪地說,金水區承建的濱河公園沿東風渠從連霍高速綿延到三全路,有兩公里多長,建設面積10萬平方米,目前工程已基本結束。
鄭州市園林局的毛國玉說,去年,鄭州市共新建綠地622萬平方米,相當于又建了22個人民公園,新植喬木58萬多株,均已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任務。
添綠行動2:西流湖生態公園芳姿初現
推進西流湖生態公園建設也是去年“10大實事”中添綠行動的一部分,2月5日下午記者在這里看到,該公園現已芳姿初現。
記者在賈魯河和西流湖路交會處看到,一座長100米、寬7.5米的景觀橋已經建成,不時有游人從橋上通過。過了橋,在西流湖西岸,只見一大片白蠟、銀杏、廣玉蘭等喬木和木芙蓉、木槿等灌木已迎接游人觀賞。“西流湖生態公園還沒建成,但已經可以初步看到她的芳姿了,將來建成后肯定會成為鄭州西區的一大美景。”在此游玩的市民張先生說。
鄭州市園林局西流湖管理處高副主任說,西流湖湖底清淤工作已基本完成,北邊的一座水閘也已建成,在化工路北側,屬于西流湖生態公園一部分的雕塑藝術館主體框架完工。“要不了太久,一個水清、岸綠、景明的西流湖生態公園就會逐步呈現在市民面前”。
有點遺憾:有的新建游園位置偏遠,一些綠地樹木偏少
“去年鄭州市建設了不少游園,但不少都在四環附近,離居民區太遠,游玩有些不方便。”幾天來,在記者的采訪中,不時有市民這樣說。
記者注意到,去年惠濟區共建了3個游園,都在北四環,一個在北四環宋莊附近,一個在北四環和清華園路交叉口西南角,一個在北四環和江山路交叉口西北角。中原區建了一個游園,位置在西四環和鄭上路交叉口西北角。金水區建的一個游園在文化路和連霍高速交叉口東南角。這些游園都遠離居民區,甚至一些游園附近就是農田。
毛國玉說,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市區內可供綠化的土地太難找。市園林局已經向市政府作了匯報,建議以后在城中村改造時,政府出臺政策加大綠地的建設力度。
“去年鄭州市建設的一些綠地,我感覺草坪比例太大,樹木種得有點少了,而樹木的生態效益要遠遠大于草坪。”不少市民反映說。
河南林科院研究員董云嵐說,從生態的角度講,喬木呼出的氧氣是草坪的10倍以上,是灌木的5倍以上,而且喬木節水,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也比草坪大,不僅如此,夏天人們還可以在大樹下乘涼,所以,喬木的生態效益要比草坪和灌木大得多,在鄭州還是應該多栽大樹、少種草坪。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