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五紅路創新綠色家園向錫林:讀完這篇報道,我對這種做法表示贊同。說實在的,我看到不少行道樹都管理不好,尤其是部分從事餐飲業的業主缺乏愛護“門前樹”意識,油湯、洗鍋水、洗碗水,甚至滾燙的茶水等都往樹腳澆,以致不少樹木死掉。樹木是有生命的,需要人的呵護。讓“居民實名領養社區樹木”很好,除此之外,我認為,對行道樹,應對應門面或住戶落實到人(戶)最好,包括對樹子的日常維護、除草、拾渣等(打藥、修枝等由專業部門管理),“只有把自己當成主人,這里的環境才會更好”。
北碚區靜觀鎮常小夢:保護小區的花草樹木,需要從市民的心靈深處進行洗滌及對花草樹木的認知。洗滌:是對部分市民亂扔亂踐踏這種低素質的提升;認知:是要讓大家清醒認識到,身邊的每一株花草樹木,它們都是有生命的。它們帶給我們的不僅是鮮花與綠意,帶來的更是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所以,認領只是暫時的變化措施,從心靈的洗滌與對它們的認知,才是治本。
渝中區化龍橋謝馳:社區居民采取冠名認養樹木的做法,無疑是保護綠樹、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有效之舉。無論社區居民,或餐飲店經營者,都希望有個綠樹成蔭、干凈清爽的優美環境。但一些經營者仍我行我素,亂倒垃圾,亂放雜物,任意踐踏公共綠地。因此,建議政府制定相關措施,對社區公共林木管護實行獎罰并舉。獎勵管護認養公共綠帶樹木者,處罰損綠毀綠者。相信通過大家共同參與,社區環境會越來越好。
北碚區碚峽東路楊萬佳:愛護樹木人人有責,小區居民積極參與到照顧樹木的行動中來,讓綠色地帶煥發生機。作為小區的一份子,愛綠護綠是每個居民應盡的義務,小區的整體環境需要我們每個人來愛護,不要因為個人的一己私欲任意破壞,傷害不僅僅是一顆樹的問題,而是整個小區;在教育孩子愛護綠色的同時,作為家長的更應該以身作則,增強個人道德修養,在面對破壞行為的時候,應該加以制止,對那些屢教不改的情況可以向有關部門報告,可以在小區內布置一些宣傳保護綠化帶的標語,物業等部門定期對樹木進行修剪灌溉等。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