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景觀綠化移植現有樹木
據了解,靖宇步行街改造在保證美觀、實用的同時,將結合道路改造,對供電管線、供排水管線、電信管線進行升級改造,將這些管線埋入地下。同時對76個庭院和2處廣場實施改造。靖宇步行街改造主要是拆除兩側庭院內的私建濫建等違章建筑,對庭院內道路進行重新鋪設并配以簡單綠化。靖宇街兩側多為中華巴洛克式的老建筑,建筑結構以木質結構為主,年久失修,道外區將對破損建筑進行局部修繕,并重新粉刷油飾,對庭院內的公共廁所進行翻修,同時建設兩處休閑廣場。
據道外區城建局副局長李建介紹,靖宇大街是哈爾濱最早的大街,從1899年哈爾濱設治建城起,至今已有105年的歷史,哈爾濱在設治和中東鐵路工程局規劃城市市政建設之前,這里已經形成了以傅家甸西門臉至十四道街為中軸的街基干道痕跡,也是當時滿、漢旗民聚居、經商、交通集散之地。為烘托靖宇街的這一特殊文化底蘊。將實施燈飾亮化和景觀工程對現有照明路燈進行改造,沿步行街中線設置街景路燈,廣場安裝高桿組燈,同時沿街商戶實施樓體亮化、櫥窗亮化工程。沿步行街設置地方性、民俗性景觀雕塑,增加其空間的標志性、文化性和懷舊感。
目前,靖宇街十四道街至景陽街段共有行道樹20余棵,樹齡比較老,樹枝枯死現象比較嚴重。由于靖宇街寬度比較狹窄,步行街建成后無法栽植大型的喬木,將移植靖宇街現存所有樹木,按照北京王府井模式,沿步行街中線設置大型盆景植物,達到高檔、環保、綠化、美觀的效果,也使沿街商戶門面得以盡量展示。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奮斗,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贊譽。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詳細】
國外“電鋸大師”見到樹木就去鋸幾刀
人們常說高手在民間,民間確實是有著非常多的牛人,他們總是有著自己的一手拿手絕技,施展起來讓人看了都是驚嘆不已,但他們的這些絕技大多還是靠積累而成的,并不是說誰都能隨隨便便就學會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