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觀音
奇石佛手
奇石吉祥寓意
奇石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天造的尤物,千姿百態(tài)的奇石為自然風(fēng)景和人造景觀增添了無窮的魅力。難怪古人說:“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自古至今,我國的文人雅士無不醉心于這種天然的藝術(shù)品,他們通過賞石陶冶性情、洗滌雜念;通過賞石把握藝術(shù)的真諦;通過賞石感悟社會人生的變幻。
從吉祥文化的角度講,奇石不僅可以鎮(zhèn)宅辟邪,還能益智增壽。只要擺放得當(dāng),就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吉祥。
石頭素有“壽石”之稱
石頭的壽命遠遠長于動、植物,所以素來有“壽石”的雅稱。古代幾乎所有的祝壽圖都有壽石參與,如壽山福海圖(巖石、蝙蝠、靈芝、海水的組合)、長命富貴圖(壽石、牡丹、桃花的組合)、壽居耄耋圖(壽石、菊花、蝴蝶和貓的組合)、代代壽仙圖(壽石、綬鳥和水仙的組合)、必得其壽圖(壽石與玉蘭的組合)等,在這些吉祥圖中,石頭都寓意長壽。
奇石長壽,賞石也有益壽之效。古往今來,賞石愛石者多長壽。一位奇石收藏家說:“賞石者大多是樂天派,他們心態(tài)平衡,身體健康,以石會友,寄托感情,陶冶情操。愛石者如能覓得一塊滿意的奇石,他會欣喜若狂,到處奔走相告。石友相聚,面對一方方爭奇斗艷的奇石,有說不完的經(jīng),論不完的道。賞石時忘卻一切勞累、憂郁與煩惱,回到童年,回到自然,遠離喧嘩,生活在一個清涼的世界中,感到安逸與祥和,充滿希望與快樂而到達悠然忘我之境。久而久之,賞石者在石海里吸取知識,領(lǐng)悟人生,進入一個榮辱皆忘、不慕虛榮、不慕奢華、淡泊人生的境界,這就是長壽之道。”
在古代習(xí)俗中,奇石被視為生育之神,婦女們常向奇石求子,在四川一個寺廟里,有一塊巨石,石上有五個孔,求子的婦女試著將一些小石塊扔進孔里,如果扔進左邊的孔,表示將生兒子;扔進右邊的孔,則表示要生姑娘。在臺灣,婦女們要祭祀“石頭師傅”,她們向“石頭師傅”祈禱,希望自己的兒子結(jié)實得像石頭一樣。如果生下了兒子,母親每年都要向石頭獻祭四次,直到兒子長到六歲為止。
求添丁宋徽宗造“艮岳”
歷史上通過營造以石山為主的園林祈求多子多孫的典型是宋徽宗興建“艮岳”。北宋末年,皇室男丁稀少,子嗣艱難。茅山道士劉混康向因沒有兒子而煩惱的宋徽宗傳授了一種“廣嗣之法”,使宋徽宗的后妃順利產(chǎn)下了一個兒子。徽宗龍顏大悅,向劉混康請教如何才能使皇室子孫繁衍不絕。劉混康從堪輿學(xué)角度解釋宋皇室子嗣艱難的原因,他說:“都城汴京地勢平坦,特別是皇室的東北方形勢稍下,陰氣很盛,影響皇室的繁衍。補救的方法是抬高東北方的地勢,疊山理水,營造園林。只要東北方出現(xiàn)高山,皇室將會子孫滿堂。”
篤信道教的宋徽宗對劉混康言聽計從,馬上下旨在皇宮的東北方營建一座占地約750畝的山水園林。該園最初命名為“萬歲山”、“壽山”,因園門上書“華陽”二字,又名“華陽宮”,最后命名為“艮岳”,也叫“壽山艮岳”。從其命名可知,宋徽宗建造這個皇家園林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希望自己長壽;二是祈求多子多孫。宋徽宗因興建“艮岳”引發(fā)社會危機一事我們在這里不作評論,“艮岳”的造園藝術(shù)也不是本文的主題,我們只是從吉祥文化的角度探討“艮岳”的建園理念。
艮是八卦之一,代表山,代表少子,后天八卦方位是東北方。按堪輿學(xué)理論,東北方地勢偏低有不利子孫繁衍的說法,劉混康建議宋徽宗在皇宮東北方建園林,正是基于這一點。“艮岳”的主峰基本上都是用奇石疊砌起來的,這些奇石主要是來自浙江的太湖石、安徽的靈璧石、河南的林攄石等,把這些“壽石”疊砌起來,自然就成了“壽山”。
用“石敢當(dāng)”擋路沖
許多奇石是經(jīng)過億萬年才形成的,因此古人認為奇石有辟邪的作用。辟邪石以泰山石為代表,古人認為只要在泰山石上刻上“石敢當(dāng)”三個字,妖魔鬼魅見到都要遠遠避開。在建造房屋時,人們常在街道正對著的角落或在建筑物前,豎一塊刻有“石敢當(dāng)”字樣的泰山石,以擋煞氣。
最新評論: |
中國風(fēng)景園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