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單子葉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研究新進展
澤瀉亞綱是水生單子葉植物中最為原始的類群之一,全球性廣泛分布,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統發育、地理分布格局成因中起著重要作用。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水生植物適應性進化學科組博士研究生陳凌云在王青鋒研究員的指導下,通過細胞核、葉綠體和線粒體部分基因的測序,結合化石證據和系統進化分析,發現澤瀉亞綱中的關鍵代表類群澤瀉科和水鱉科分別在白堊紀晚期和54.7-72.6萬年前發生于歐洲(或非洲)和亞洲地區。澤瀉科和水鱉科的跨大洲地理分布格局主要由陸橋、島鏈和長距離擴散作用導致,并非傳統觀點認為的板塊漂移所造成。
該研究工作同時還揭示了澳洲在水生植物物種分化中的重要作用,澄清了澤瀉亞綱中部分科(澤瀉科、花藺科、黃花藺科等)、屬(黃花藺屬、擬花藺屬和Astonia等)的系統發育和親緣關系。
這些結果已于近期發表在進化生物學雜志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2012,63:407416)和BMC Evolutionary Biology(2012,12:30)上。
相關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編輯:liang
相關閱讀
被子植物早期與傳粉者相互關系研究獲進展
被子植物約有35萬種,在生態系統中占絕對優勢。生物學家達爾文對被子植物突然爆發一直感覺非常迷惑,稱之為【詳細】
武漢植物園暗藏全球頂尖荷花育種基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又到荷花盛開的季節,千湖之省湖北是賞荷勝地。昨日,記者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看見,該園不僅可欣賞千種荷花,其荷花遺傳育種研究走在世界前列,歷史上曾經培育出過“中日友誼蓮”,“友誼牡丹蓮”等著名品種,近些年又培育出了一系列秋荷品種。【詳細】
國際林聯亞洲和大洋洲區域大會開幕
10月24日,國際林聯亞洲和大洋洲區域大會在北京開幕,主題為:為了可持續發展的森林——研究的作用。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國際林聯主席邁克爾·溫菲爾德出席開幕式并講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