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綠蔭濃濃、公園廣場明珠般點綴其間;城外,碧波蕩漾、美景佳處畫卷般徐徐展開……近年來,石家莊市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全力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城市綠量大幅提高,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城市形象品位快速提升。
——綠樹濃蔭翠滿城
對每天奔波于城市道路上的人們來說,最愿意看到的是道路兩旁濃濃的綠色;酷暑盛夏的上下班路上,能有一方綠蔭遮擋強烈的陽光。群眾的需求就是市園林部門努力的方向。在園林綠化中,我市以道路綠化建設為重點,編織縱橫交錯的綠色網絡。
其中,圍繞“林蔭型、景觀型、生態型、節約型”道路綠化建設的理念,市園林部門采取規劃建綠、拆違增綠、拆墻透綠的手段,進一步加大道路綠化建設和改造力度,并堅持以喬木為主,喬、灌、花、草相結合,同時注重生物多樣性,在廣泛應用國槐、白蠟等鄉土樹種的基礎上,大膽引進適宜在本地生長的外地樹種。
2008年以來,我市結合60余條新建、改建道路工程的相繼實施,進行了高標準綠化建設,相繼建成了裕華路景觀大道、中山路繁華大道、槐安路快速大道等一批彰顯特色、提升形象的道路景觀線綠化,累計栽植行道樹30余萬株;高標準打造二環路景觀綠環,初步形成了內側30m、外側50m、總面積141萬m2的二環路景觀綠環。
同時,對連接四組團縣(市)的主要出市口道路沿線、高速公路出入口周邊區域,進行了綠化提升整治,建成了17條出市口景觀綠廊,新增綠地183萬m2;在穿城而過的京珠、石太高速公路沿線實施了寬百余米的景觀綠地建設,形成了視野開闊、連續通透的高速公路沿線景觀帶,新增綠地251萬m2。
——“花城”看花花散香
在不是冬季的任何一個季節,人們都可以在省會街頭看到一朵朵綻放的鮮花,特別是每年的“五一”和“十一”,整個城市便簇擁在鮮花叢中。人們漸漸感覺到:城市的鮮花越來越多了,城市越來越美了。
這一變化,源于我市的“花城”建設。在城區綠化效果初步顯現,園林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之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花襯綠,打造花城”的目標。市園林局負責人表示,建設“花城”,也是我市建設“幸福石家莊”的重要內容之一。
2008年以來,我市啟動了以“四八六二”主干道和城區立交橋為重點的花城建設,以及景觀綜合整治工程。通過合理配置、廣植花卉、改造綠地,每年省會栽植各類時令花卉800余萬株,裕華路、中華大街、青園街、維明大街等多條“花樣街道”呈現在市民面前,初步實現了繁花似錦、香飄滿城的花城景觀。
每年“五一”、“十一”期間,市園林部門都精心設計制作30余處大型立體花壇,設置在城區重點部位,同時各公園廣場、庭院居住區門前,也均進行擺花、種花,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為進一步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烘托節日氣氛,我們堅持每年在人民廣場和西清法制公園舉辦月季花展和金秋菊展,目前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九屆。現在,兩個花會已成為省會精彩紛呈的文化品牌和省會市民必不可少的游覽項目,既彰顯了省會形象,提高了城市品位,又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數。
——碧水繞城波光起
今年7月1日,隨著省會環城水系工程東線的通水,一幅城河相依、輕舟泛波的山水畫卷展現在了省會市民面前。而這一工程的主體竣工,也標志著石家莊人實現了碧水繞城的夢想。
省會環城水系工程是省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現代城市發展規律而精心謀劃實施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這一工程包括:市區西北部水利生態防洪工程(含太平河)、西北部南水北調段、滹沱河(太行大街至子龍大橋)和東南水系四部分。
其中,工程中主要是對現有的太平河、西北水利防洪生態工程進行延伸拓展、整合提升,打造總長108km的環城水系。建成后,可新增水面8.2km2、綠地24.5km2。
西北水利防洪生態二期工程18.15km的河道,已于2008年底實現通水,形成水面78萬m2;東南環水系是環城水系中的“新成員”,也是整個環城水系的“最后一環”。工程在沒有天然河道的基礎上,完全人工開鑿的一條師法自然的河流。工程完工后,環城水系才能真正“環”繞省城。
去年7月3日東南環水系建設正式開工以來,通過平川鑿河、修路筑堤、建園造景、生態修復,最終實現了環城水系與民心河、滹沱河相互貫通,形成了碧水繞城、水綠交融、人水和諧、獨具魅力的水景體系。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