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住建部聯合出臺政策支持綠色住宅
“十二五”跨入第二年之際,我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密集發文力推綠色建筑發展。財政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聯合發文,宣布將通過政府財政補貼等方式全面提速中國綠色建筑發展,力爭到2020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過30%。
這份名為《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是我國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未來綠色建筑發展目標。今年以來,我國已發布了關于推廣金太陽、長江中下游及北方地方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多個文件。
財政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表示,“十二五”期間,將通過加強相關政策激勵、標準規范、技術進步、產業支撐、認證評估等方面能力建設,在中國建立有利于綠色建筑發展的體制機制,實現綠色建筑的快速發展。
除了切實提高綠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針對我國目前建筑能耗與歐美差距較大現狀,兩部門還提出,到2020年要將建筑能耗水平提高至接近或達到現階段發達國家水平。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說,房地產產業鏈條長,對下游產業的帶動作用大,如建筑用鋼占全社會鋼材消費的50%,建筑用水泥占全社會水泥消費的60%等。中國發展綠色建筑將有效帶動新型建材、新能源、節能服務等產業發展,有望撬動超過萬億元的綠色市場規模。
中國的建筑規模正以每年20億平方米速度增加。相關部門預計,到2020年中國建筑能耗將達到社會能源消費總量30%以上,成為最主要的能源消費領域。
張少春指出,綠色建筑標準要求在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初步估算如采取嚴格的建筑節能措施、大力發展低碳綠色建筑,“十二五”期間新建建筑將形成4500萬噸標準煤節能能力。
此次兩部門實施意見最大亮點是大力度財政激勵政策。文件明確,將對星級綠色建筑給予財政補貼,星級越高,補貼越多。以2012年高星級綠色建筑的財政獎勵標準為例,二星級綠色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積可獲得財政獎勵45元,三星級綠色建筑每平方米獎勵80元。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王有為說,以前政府在建筑方面的補貼都是針對太陽能光電利用、既有建筑節能或采暖等小范圍專項補貼,現在擴大到對所有評星綠色建筑給予補貼,補貼幅度之大、面積之廣前所未有。
兩部門表示,中國正在加快綠色建筑標準標識等制度建設,同時將更大力度推進綠色建筑科技進步及產業發展,包括推廣使用高強鋼、高性能混凝土、防火與保溫性能優良的建筑保溫材料等綠色建材,同時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住宅產業化,切實加強中國綠色建筑綜合能力建設。
發展綠色建筑,還需邁過三道坎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發展綠色建筑雖然市場潛力巨大,但由于歷史欠賬較多,工作基礎薄弱,建筑節能形勢仍然比較嚴峻。
挑戰一:社會認知度不夠,舊建筑改造任重道遠
綠色建筑在我國尚處發展初期,面臨的一大挑戰是社會認知度不夠。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指出,目前我國綠色建筑應用發展還很有限,部分地區對綠色建筑內涵與要求缺乏正確認識,標準體系不健全,綠色建筑發展緩慢。
此外,我國現有城鎮存量建筑面積已超過200億平方米,既有舊建筑節能改造任務繁重。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遼寧省將在2020年達到城鎮一半綠色建筑覆蓋
在沈陽建筑大學內有一座神奇的建筑【詳細】
綠色建筑≠屋頂花園,真相盡在高交會
如今,綠色建筑、節能建筑已經是全球建筑發展的大趨勢。其實早在2005年,我國已經開始推廣綠色建筑,但對于什么是綠色建筑,很多人還存在一些誤解。【詳細】
商務區博物館居民區 上海綠色建筑快速生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我國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框架體系不斷完善,發展循環經濟越來越成為產業園區及企業的共識和行動;生態文明、環保觀念深入人心,綠色生活方式日益成為民眾的自覺選擇。【詳細】
深圳綠色建筑領跑全國 展現城市綠色文明
近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辦的兩年一屆的“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評選結果揭曉,全國共有9個項目獲評創新獎一等獎,深圳的項目占了1/3。【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