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溫州市交通部門召開的溫州全市交通建設形勢分析會透露,溫州將用3年時間建成長達2200公里的交通綠道網,其中市級綠道爭取在本月完成施工圖設計,到年底建成600公里。
2200公里的交通綠道網,相當于溫州到北京的鐵路里程(2040公里)。交通綠道網的建設,并非開辟新的道路,而是以現有路網為基礎,進行修整、點綴,沿線如有旅游景點或人文景觀,或遇驛站,市民可下車騎自行車或步行。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人士介紹,交通綠道上要設置34個綜合配置服務驛站,平均30公里至50公里設置一處;78個一般配置服務驛站,平均20公里至30公里設置一處。綜合配置服務驛站,包括餐飲、住宿、公廁,可提供30至50個停車位;一般配置服務驛站,主要為自駕車游客提供較為簡單的服務。
根據規劃,交通綠道沿線計劃設置77個觀景平臺和11處露營點。
交通綠道是風景道和慢行道的結合體,以風景道為骨架,提供自駕車旅游休閑、視覺體驗和交通通達三種功能,以慢行道為支線,提供自行車和步行的休閑游憩功能。
交通綠道又分市級綠道和縣級綠道。市級交通綠道長達1135公里,分5條線路,形成“兩縱三橫”的空間結構:
市級1號線為江山風光休閑風景道,連接雁蕩山、楠溪江、甌江和飛云江,以自然山水為主要特色,強化了我市江、山、城的特色風光。該線路適合露營、避暑、漂流、森林探險、垂釣和游船等活動。
市級2號線為東岸山海休閑風景道,連接北雁蕩山、靈山、三垟濕地公園、南麂列島、漁寮等11個風景區,以海島風光、溫瑞塘河景觀及自然山水為特色,強化了城市東部沿線山、城、江、塘、海、島的特色風光。該線路適合登山、攀巖、濱海浴場、沙灘活動、海山運動等。
市級3號線為江海風情休閑風景道,連接中心城區和洞頭島,以森林氧吧和海島旅游度假為主要特色。該線路適合濱水休閑觀光,還可體驗海洋民俗文化,感受漁鄉風情。
市級4號線為江林生態休閑風景道,連接了銅鈴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坑畬族鎮、百丈漈-飛云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及石垟湖景區、神州農家樂、許岙進士第一村等景點。該線路適合森林觀光、野營等戶外運動,同時還可體驗畬族文化。
市級5號線為文化觀光休閑風景道,連接了烏巖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圓州古村落、紅巖景區、氡泉峽谷景區、礬山古礦區等景觀資源。該線路適合體驗農產品采摘等鄉村體驗活動,也可到氡泉大峽谷景區度假。
此外,規劃中還將建設41條縣級綠道,供市民進行深度游覽和開展更多野外活動。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