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強力支撐林業科學發展
我國人均森林面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喬木林每公頃蓄積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宜林地森林質量差的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2%。如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森林資源質與量的剛性需求,確保林業“雙增”目標的實現?
我國生態環境脆弱區占國土面積的60%以上,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總面積達174萬平方公里,國家生態安全如何保障?
我國已躍升為世界林產品生產和貿易大國,但木材對外依存度仍高達50%左右。針對我國林業產業競爭力和抵御金融風險能力仍十分薄弱的現狀,如何加快林業產業升級步伐?
“大力提升林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破解林業發展各環節存在的關鍵技術瓶頸,是全面提升、引領、支撐林業發展的關鍵。”國家林業局科技司司長彭有冬告訴《中國綠色時報》記者,“國家林業局今年已全面部署了81項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通過系統梳理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技術鏈條,圍繞全局性產業和重大生態建設的關鍵環節,正著力實現一系列的科技創新。”
行業專項,構建關鍵技術鏈
在國家科技創新的布局中,林業越來越受到高度的關注。
數據最有說服力。彭有冬說,去年,國家林業公益性的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為1.8億元,而今年總額卻增加到2.4億元、增幅達33%。
何為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它是由財政部于“十一五”期間新設立的中央財政專項,目的是加強公益性行業科研工作,提高行業發展科技支撐水平。國家林業局是試點部門之一,截至目前,已累計立項近400項,獲得經費支持超過10億元。行業專項自2007年啟動以來,國家林業局按照實施系統工程的思路,重點圍繞生態工程建設和主導林業產業,分別構建技術鏈,組織實施了一大批應急性、培育性、基礎性科研項目,有效彌補了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支持力度的不足,一批有重要影響的科技成果已陸續產生并在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中得以應用。
為了盤活、用活專項經費,國家林業局科技司采取了一系列創新管理舉措:一是加強管理培訓;二是按季、按年及時通報項目進展及預算執行情況;三是應用信息管理系統,實行量化評估與績效跟蹤考核;四是實行技術與財務雙驗收、雙結合。這些措施確保了專項項目從立項、執行到驗收各個環節的時效和質量,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認可,并被相關行業部門借鑒應用。
林業肩負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大的歷史使命。特別是“十二五”期間,國家林業局提出了“保障雙增、建設雙十(十大生態屏障和十大主導產業)”的總體目標。在此背景下,彭有冬認為,林業科技創新的布局、組織更需科學謀劃、措施得力,以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服務作用。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本科專業評估順利通過
11月16日,同濟大學風景園林本科專業評估順利通過。【詳細】
加強城市設計 ??趧澏ㄖ匾坝^風貌控制區
記者從???0月19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獲悉,《??谑腥嗣裾P于加強城市設計和建筑風貌管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獲會議原則性審議通過?!秾嵤┮庖姟穭澏撕?谥匾坝^風貌控制區,提出【詳細】
古建筑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覺得在現代設計中的傳統元素越來越多,傳統和現代的結合成為一個趨勢。中國傳統建筑攜帶著大量歷史信息,在我們研究歷史、文化、科學各個方面知識的媒介中,古建筑無疑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詳細】
2022年安徽風景園林總產值將達千億元規模
日前,記者從安徽省風景園林行業產業發展暨脫貧攻堅推進會上獲悉,去年我省風景園林產業產值已突破500億元,預計到2022年,安徽風景園林總產值將達到千億元規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