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村以糧、棉種植為主,農民單靠這個很難提高收入,村里經濟發展水平一直不是很好,這下好了,苗木基地建成后,可以引導村民改變以前單一的種植模式和觀念,增加我們的經濟收益,這就是我們的"綠色銀行"啊。”三河湖鎮河東傅村支部書記劉貴海說。5月23日,三河湖鎮河東傅村“第一書記”張建偉與濱州方舟置業公司的王總達成投資協議,河東傅村計劃提供200畝耕地建立苗木基地,豐富種植模式,發展現代高效農業。
實地走訪調查,引來200畝苗木基地
張建偉是濱城區法院派出的駐三河湖鎮河東傅村“第一書記”,該村百姓主要以糧、棉種植為生,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上任兩個月來,張建偉通過實地走訪、調查,了解到該村土質非常適合種植苗木、花卉等城市綠化植物,根據這一特點,為轉變單一的種植模式,切實提高農民收入,村委討論決定重點發展苗木、花卉項目,經過張建偉的積極爭取,方舟置業公司實地考察后決定將這一項目落戶河東傅村。
“自從到村任職以來,我已經走訪了一半的村戶,這個村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但是老百姓發展經濟的呼聲很高,肩上的擔子很重啊,所以,在我任職的這段時間內我會努力帶領大伙走上致富路。”張建偉深有感觸地說。
農村書屋剛建成,村民便來借書看
“下一步我們要處理好輸血與造血的關系,改善投資環境,并用知識武裝人們的頭腦。”張建偉說。記者在河東傅村會議室看到,書柜里整整齊齊地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有農業科技方面的,有養生保健的,還有育兒方面的,大約有1500冊左右。“昨天我們剛整理好這個書柜,有些書是幫扶我們村的濱城區法院在前天捐助的,有一些是張書記親自去書店挑選購買的,為了挑選這些書張書記在書店呆了一整天,用心良苦啊。”劉貴海指著書柜里農科類書籍介紹說。雖然書屋剛成立,但是記者在河東傅村圖書借閱登記本上看到,一本《育兒大全》已被一名村民借走。
下一步,一定要改善村里的交通路況
張建偉隨后向記者介紹,“今年我們主要計劃完成幾件事,一是建章立制,二是農村書屋,三是村路硬化。前兩個都已經完成,第三個是我們今年的首要任務。為幫村里搞好基礎建設,5月21日,對口幫扶的濱城區法院不僅為我們捐款17700元,還捐贈1000余冊圖書,王建忠院長還帶頭組織干警義務為我們平整路基。我們這個苗木項目能拿下來,對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看中了我們改善交通路況的決心。”
談到修公路,村民傅大爺打開了話匣子,“我們這個村是個大村,有900多口人,每隔五天有集,以往下雨后來趕集的進來出不去,到處都是泥巴坑,前兩天刮風多,吹得都是土。這條道越早修越好,進來出去沒法走了都,張書記來了后一說修路老少爺們都挺支持,我聽說現在村里已經籌了一部分錢了,這就有盼頭了。”劉大娘在一旁插話道,“張書記這個人很實在,我們看著很正派,說干就干,放著城里好好的工作不干,跑到咱這來,一個人天天吃住在村委會,才兩個月就把苗木基地拉過來,說明人家是真心為咱辦點實事。”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