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挪威“末日種子庫”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
在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有數萬粒種子沉睡在極地凍土之下,即便爆發核戰爭或遭受恐怖分子襲擊,即便冰蓋融化,桑田化為滄海,也無法驚擾它們的夢。這里就是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人們稱其“為世界末日而準備”的“種子方舟”。
“種子銀行”的備份
根據估算,目前世界上有200多萬種可食用的植物,包括10萬種稻米、1000多種香蕉……這些農作物的種子,小如罌粟花種子,大如椰子,都蘊含著無價的植物DNA。然而,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地球上農作物物種已經消失了75%。
為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全世界建設了1400多個“種子銀行”,這其中既有世界銀行、糧農組織與聯合國資助的儲藏機構,也有中國、英國等國家的大型儲藏所,還有大學與研究室管理的小型儲藏室。它們都保存植物的種子、花粉、孢子——簡而言之,儲存物種是這些“種子銀行”的主要功能。就像錢存入了銀行——存入和兌取都取決于需要,非常自由。
例如,收集了2 .42萬種植物種子的英國基尤千年“種子銀行”,它會定期存放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種子,一旦某種植物滅絕,能隨時從“種子銀行”中起用種子,以便恢復這個物種。
然而這些“種子銀行”也很脆弱,它們要面臨戰爭和天氣災害的威脅,還存在缺乏充足的資金、完善的管理和先進的設備等問題——在全球1400多個“種子銀行”中,只有十幾個達到國際標準,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國家種子銀行就在戰爭中被毀滅。
為了增強保護植物多樣性的能力,從上世紀80年代起,國際社會就一直在構想有別于“種子銀行”的儲存概念——它要有足夠大的容量,以最先進的儲藏技術維持所有種子最長的生命期限,為全世界的“種子銀行”做好備份,它不必存取自由,但必須能抵抗任何天災人禍,即便是核戰爭爆發、小行星撞地球這樣的“世界末日”來臨,也能保護種子的安全。
“末日種子庫”由此誕生,只有在外界沒有種子可用的時候,才能動用這里儲備的“生命之種”。這里將是人類面對毀滅性災難時的“諾亞方舟”,即使生物都會毀于一旦,幸存的人類也還能取出這里存放的種子,將它們喚醒,重新耕種土地。
編輯:vivian
相關閱讀
全球變暖致北極融冰 “末日種子庫”入口遭水淹
據外媒報道,挪威政府2008年設立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保存世界各地植物種子,避免因隕石撞擊或核戰等全球災難,導致物種滅絕。不過受全球暖化影響,北極地區溫度急增,導致永久凍土融化,令種子庫入口遭到水淹。【詳細】
澳大利亞開設種子銀行以保存珍惜植物
澳大利亞植物園將于本周五正式啟用植物銀行,該銀行將負責收集和研究澳大利亞國內特有的植物品種。【詳細】
挪威全球種子庫:可抵御原子彈的“植物諾亞方舟”
挪威在斯瓦爾巴群島一座山的山體內修建的大型植物種子冷藏庫定于26日正式揭開神秘面紗。這座冷藏庫旨在防止植物因天災人禍滅絕,為植物學家提供種子基因,被稱為“植物諾亞方舟”。【詳細】
山東:商家借機策劃營銷鮮花銷量漲三成
假如“世界末日”來臨,你會如何度過?傳說中地球將在2012年毀滅,當然這不是真的。但這天注定成為人們狂歡的理由,在微博、論壇等網絡平臺,“末日表白”成為不少年輕人最熱衷的話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