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湖于民”的西湖景區全線免費10年名利雙收
2011年6月24日,杭州無眠。
那一夜離12時的鐘聲敲響還有5分鐘,中國"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順利通過審議,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西湖申遺成功,是西湖兩千多年發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浙江人是如何讓西湖征服了世界?這個過程中有十年磨一劍的堅持,更是浙江省一次關于機制創新的成功戰略布局。
2004年4月,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奚愷元與《瞭望東方周刊》合作,對中國6個大城市進行了一次幸福指數的測試。測試人員在6大城市的鬧市中,通過隨機訪問一定數量的市民,得出了這樣的測試結論:杭州人均收入居中,幸福指數卻最高。
人均收入居中的杭州人,為什么會流露出那么高的幸福感呢?這自然有許多因素。但是,無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免費西湖肯定是許多人鐘情這座城市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們將西湖申遺看作是最完美的結果,那么由點入面,2002年創始的"免費西湖"就是這幾年來浙江在機制創新方面邁出的一大步。
我們試著通過剖析這個被堅決地執行到現在,使得浙江旅游業名利雙收的創新型政策,來展現近五年來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在創新管理理念、創新管理體制、創新管理手段方面的全方位突破。
"免費西湖"是水到渠成
"免費西湖"并非橫空出世。有時創意的呼聲開始是微弱的,當有了理性的決斷時,這個聲音才強烈起來。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水平。領導干部在思考,專家學者在解讀,園林文物實踐者們在探索。
撇開上世紀80年代北山路整治不談,我們可以將1993年8月開始的新一輪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看作序幕。而1996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決定將蕭山、余杭的六個鄉鎮共253平方千米用地劃入杭州市區,就為西湖的免費開放,提供了縱深的旅游資源空間容量。
2001年,《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提出"城市東擴,旅游西進,沿江開發,跨江發展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浙江歷屆政府明白,只有提高了杭州交通、景區道路等旅游資源的空間容量、擴大西湖景觀供應、為旅游相關產業增加需求奠定物質基礎后,杭州西湖景區才能逐步實施西湖繞湖公園免票的舉措。
2002年10月起,杭州24小時免費開放環湖公園,真正做到了"還湖于民"。西湖景區成為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不收門票的5A級風景區。
一切水到渠成。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杭州倡議成立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產業聯盟
今年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運河森林公園視察時提出,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后來又專門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重要批示,要切實把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和利用好。【詳細】
杭州音樂噴泉,美輪美奐讓人驚艷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之美,除了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有人工設計的音樂噴泉之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