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房地產市場出現“豪宅熱”
概念
豪宅是什么樣的房子
人們對豪宅這個詞并不陌生,但究竟什么樣的房子配得上豪宅的稱號,卻很難進行統一的描述。于是,許多豪宅樓盤都根據自身產品的特點對豪宅進行了解讀。
采訪中,記者在柏翠園看到這么一句話:“真正豪宅的意義,遠在居住之上,若沒有一個足以匯聚頂峰圈層的頂級會所,則不足以稱為真正的豪宅。”
在春河里采訪時,工作人員給記者推薦了一篇《豪宅論》:“只有繁華,不是豪宅,必須要在城心擁有自然資源;只有奢華,不是豪宅,必須讓奢華懂得品位和氣質;只有堆砌,不是豪宅,必須懂得實用與舒適;只有傳統,不是豪宅,必須有建筑的不斷革新;只有建筑,不是豪宅,必須有私屬主題園林。”豪宅是什么?簡單說就是貴房子、好房子。說得復雜點,就是能夠把稀缺、珍貴、舒適、豪華、尊貴、超前等等之類的形容詞全部用在一起來形容的房子。
國內某知名建筑設計公司的一位設計專家認為:“豪宅是一種超越純居住功能要求和實際使用價值之外的頂級住宅,是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反映,也是突顯優越社會地位的特殊載體。豪宅不僅有高昂的價格、絕佳的自然景觀資源、歷史人文背景、規模宏大的內外裝飾,更要有突出的個性化特征及文化品位、高度的私密性,充分反映當時居住建筑最新的技術成就,并具備第一居所的特征。”
權衡
四把尺子測豪宅
在港中旅(沈陽)置業有限公司采訪時,該公司總經理助理張輝勇表示:“我理解的豪宅,就是給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環境,營造高品質的生活方式的住宅產品。開發商在打造豪宅的時候,一般都要從選址、配套、產品和服務等4個方面進行考量。”
首先是選址,選址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城市最繁華區域進行選址,將都市的繁華便利和特色景觀融為一體;另一種是選取能夠享受到獨有景觀的位置,既可以是海景、江景或河景等稀缺的自然景觀,也可以是為建豪宅而專門設計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人造景區。
其次是配套,配套的目的,主要是為業主的生活方式提供保障。商業,可以配套高端的商業場所;教育,可以配套國際社區學校、中英雙語學校、中外名校的附屬分校或國內最先進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手段;會所,可以配備五星級會所,如港中旅(沈陽)置業有限公司在棋盤山開發的豪宅項目中就配備了2個會所。此外,還可以從休閑、醫療等方面進行配套,如溫泉療養配套、養老醫療配套等。
接著才是對豪宅產品本身的打造。一般而言,豪宅的空間尺度得足夠。層高要達到3米以上,否則會讓人感覺很壓抑。客廳至少要達到4.8米的面寬,臥室面寬一般要做到3.6米以上。因此,一般南方豪宅都在120平方米以上,北方豪宅都在150平方米以上。南方一些城市雖有個別小面積的豪宅,但屬于海景房等稀缺類型,其售價往往高達每平方米幾十萬元,絕非普通的北方豪宅所能比擬。此外,豪宅所處園區內小環境的打造、園區內較低的容積率等也能在視野景觀上為豪宅加分。
最后還有服務,這方面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高端的物業管理。假如業主有客人來訪,大堂管家會將客人奉為上賓,并一直將其從大堂送到業主家中。其物業服務標準具體到各個豪宅樓盤又各有特色,那就不是簡單的安保、保潔、維修等普通物業服務所能概括得了。
偽豪宅現形記
一提起豪宅,家住渾河北岸某樓盤的劉先生就一肚子氣:“買樓的時候他們說得挺好,說是豪宅,還提供管家式物業服務,現在就有一種被騙的感覺,我們買到手的就是一個偽豪宅!”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來到劉先生所在的樓盤,第一件麻煩事就是在地下停車場尋找一個泊車的位置。
“作為業主,我已經購買了兩個停車位,你看看,我的車位又被別人占了。”劉先生說,“這事其實非常簡單,一套固定在車位上能夠支起和放下的鎖就解決問題了,可物業連這點小錢兒都不掏。”
記者在現場看到,為了防止其他人亂停,物業工作人員干脆把滅火器從原來的位置挪走,擺到了一些停車位上。然而,這種做法不僅無法徹底解決停車位的問題,還在消防上造成了新的隱患。
每個樓口都有一個大堂,大堂里粗糙的裝修也讓劉先生很不爽:“別的不說,咱看最基本的,這壁磚的縫得對齊吧?縫對不齊也就罷了,粘完壁磚墻面得平整吧?他連這個都沒做到,這不是糊弄嗎?如果連這都敢自稱是豪宅,那豪宅的標準也太低了吧?”
據了解,入住該樓后,業主們針對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曾多次找物業理論。“你找物業時,他們態度可好了,但實際上根本不給你解決問題。”劉先生說。
那么,這處偽豪宅是靠什么吸引人們前來購買的呢?劉先生一語道破天機:“大開發商、好地段、‘豪宅’等的宣傳都很吸引人,但我們2009年10月團購這里的房子時,最吸引我們的還是它那每平方米才7000元錢的特別優惠價。”
據了解,該開發商最初的確是想在沈陽做豪宅,但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企業資產大幅縮水,對該豪宅項目的投入也后繼乏力,于是不得不降低價位售樓以收回資金。即便如此,該豪宅項目在收尾工程和物業服務上仍是大打折扣,最后并未真正實現最初的設計標準。
業內人士鄭女士表示:“那些真正的豪宅消費群體,遇到自己喜歡的豪宅產品自然會出手購買,但如果這個產品本身沒有打動他,你再怎么進行價格調整也不見得能調動他的購買欲望。”
“比如某個最初定位為豪宅的產品,因為市場的影響或者其他原因,對價格進行了大幅度的下調,那么接下來這個產品的附加服務等也會打折扣,產品自然就會偏離豪宅應有的水準。同時,因為價格下調而吸引過來的業主,也很難融入豪宅業主們的社交圈層。”鄭女士告訴記者,“在這種情況下,這個房子可能就得從高端市場中分流出來,也許會進入中高端市場,甚至會進入剛需市場。這樣的‘豪宅’也許就只能被稱作‘偽豪宅’了。”
■專家觀點
豪宅不是必需品
沈陽建筑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亞臣告訴記者,當前沈陽的“豪宅熱”很有特點。首先,“豪宅熱”是一個正常現象,人們生活富裕了之后,自然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追求更高的享受,這也是生產力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其次,豪宅不僅象征著業主的財富和地位,它還代表著一種更有品位、更加精致的生活方式,一部分較為富裕的人也愿意為得到這種更高的享受而付出相應的金錢;第三,“豪宅熱”的不斷升溫也折射出了豪宅這種不動產的市場空間和投資價值。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人們對豪宅的喜愛與對居住功能的剛性需求是截然不同的。選擇了一處豪宅園區就是選擇了城市稀缺的景觀和高價位的服務,也是選擇了相應的社交圈層和生活方式,這才是豪宅的光環所在,而對居住功能的提升和改善反而用不著過多強調了。向往豪宅、喜歡豪宅,這只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現,無可厚非。但豪宅不是必需品,不論是貧窮還是富有,我們都沒必要對豪宅過于追捧。對大多數人而言,要花費較高的財力去豪宅生活并不現實;而即便是真正的富豪,也并非都愿意住進豪宅。
■鏈接
北京四合院翻新成豪宅
在北京,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有錢人開始遷入新的住宅區以來,胡同與四合院就日益與貧窮相聯。但如今,四合院在富裕階層中日益受歡迎。曾經破舊的四合院經過他們的“翻新”改造后,完全變成了豪宅的模樣,甚至成了極度闊綽的標志。
以張某的四合院為例:院子里裝有安保攝像頭,一個透明電梯直通地下室的寬敞卡拉OK廳和家庭影院,主臥的浴室裝有大理石柱子和一個奢華的水流按摩浴缸。張某2007年買下這處四合院后,耗費了500萬元到600萬元的整修費。既有回歸傳統的感覺,又能享受21世紀的舒適,比如室內空調、嵌入式音響系統、步入式衣帽間以及保姆房等。
據介紹,2007年四合院每平方米的價格還只有1.5萬元左右,如今四合院每平方米的價格已經達到了6萬到10萬元,另外每平方米5000元到6000元的翻新費用也要計算在內。
有人認為四合院受青睞反映出人們對中國設計傳統重拾信心,不再過分推崇歐式建筑;但也有人認為對四合院的“翻新”有破壞四合院文化之嫌。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第十二屆首都高校風景園林研究生學術論壇圓滿落幕
2016年11月19日,第12屆首都高校風景園林研究生學術論壇在北京林業大學隆重召開。副校長李雄、園林學院黨委書記張敬、園林學院黨委副書記劉堯以及園林學院輔導員劉偉老師蒞臨本次論壇。【詳細】
北京綠廊2020設計展(暨歷屆首高論壇回顧展)開幕
北京綠廊2020設計展——暨歷屆首高論壇回顧展開展儀式于2016年11月17日下午2點在學研大廈B座1層大廳隆重召開。期望與各校師生及風景園林愛好者進行溝通交流,將“融合自然的城市更新”理念做到及時傳遞與反饋。【詳細】
高校風景園林設計賽中國斬金
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的學生還獲得了6項入圍獎。該院獲獎數占全部獲獎作品的二分之一。這項競賽每兩年舉辦一次,是業內認可度較高的風景園林學科設計競賽。【詳細】
“建設融合自然的北京”北林在行動
名為“北京綠廊2020——融合自然的城市更新與共享”的展覽在北京舉辦。該展覽通過風景園林專業的視角,觀察城市發展變遷,并通過具有風景園林特色的規劃設計工作,傳達對于城市更新與發展的關懷與思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