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水城”涌現直戳城市規劃“軟肋”
近日,江蘇、安徽、湖北、湖南、貴州等地發生強降雨,多個城市出現積水,不少人戲稱城區可"看海"。"海景"年復一年,遭遇暴雨就"看海",也讓人們開始反思城市設計的短視和弊端。(據7月18日《光明日報》)
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設計,可以讓城市發展更人性化,讓百姓的生活更加舒適美好。然而,在多年來我國城市化遇到的種種意想不到的難題中,城市規劃設計應用過程中問題不斷出現,一個個諸如"看海"的城市病例,直接或間接地困擾著所有城市人……這些年來,每每進入雨季,國內多座城市便開始輪番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一時間,"東方威尼斯"的稱號在中國多地開花。一場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一座座城市瞬間陷入"癱瘓"狀態,這也暴露出城市規劃建設存在的嚴重問題。
如今,在少數官員錯誤政績觀的影響下,一些地區往往只注重搞面子工程、表面文章,卻對城市排水管網這些隱性工程未能高度重視,毫無疑問,這正是導致多座城市在暴雨后出現"水漫金山"的致命癥結。多座城市在暴雨后出現排水不暢,百姓的出行乃至工作、生活因此大受影響,大批車輛嚴重受損……作為地方官員來說,絕不能把責任推給老天爺。事實上,在推進城市發展的進程中,不僅需要注重美觀,更需講究實用,既要做好"表面工作",更要加強"地下建設"。
近年來,很多地區遭受嚴重的旱災,而且,北京等地又是嚴重缺水的城市,試想,如果能通過科學有效的舉措,把雨水回收并充分利用,這既是對科學發展的生動踐行,也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態的平衡。比如,在法國巴黎,在進行城市規劃時,設計了很大的地下排水系統,既能存水又能排水。日本的城市內澇問題以前很嚴重,但他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地下空間,在修車庫和地鐵的同時,在地下修建了很多儲存雨水的裝置。他們的工程規模很大,甚至形成了地下河。
而在我們國內,城市排水系統大多是用管子做的,規模要小得多。無論如何,面對城市排水管網嚴重不暢的現實,值得我們認真反思。事實上,對于很多水資源緊缺的城市來說,雨是喜雨,降雨本來應當是好事,但必須要把好事做好,因此,希望各地能在排水管網規劃以及雨水回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此外,對于社會各方來說,我們也應當在降雨中及時清理路面廢棄物和水箅子上的雜物,保障雨水及時排放;我們可以做到打開路燈,加強雨中的照明;我們應該隨時監控,在第一時間發現道路積水情況并能緊急采取針對性措施等等。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