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景觀之公園篇(四):奧林匹克公園
奧運會后的可持續發展
奧運會后景觀公園將變身成為面積達102h㎡的“伊麗莎白女王奧林匹克公園”,將是英國21世紀以來最大的新建城市公園。公園的南北兩園在賽后也有不同的目標,各具特色,北園著重于生態環境和棲息地的保護,南園則注重服務于各類事件和活動。奧林匹克公園將于現存的綠色空間相連,公園北面將于哈尼克尼沼澤(Hackney Marshes)貫通,西面銜接維多利亞公園,而南面則與綠道串聯,形成一個大型的綠色網絡。兩公園將提供包括河道、公共綠地、林地、運動場等各類休閑活動場所,由當地社區自由使用。另外,奧林匹克公園也將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對提升生物多樣性起到幫助。
從空間維度上看,奧林匹克公園作為重要的城市綠地,將成為東倫敦綠網、利亞區域公園、以及泰晤士河口綠地系統的重要節點,提升整個綠色基礎設施的功能,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倫敦奧運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可歸納為4個方面:(1)將世界一流的運動設施傳遞給當地社區,由居民所用;(2)為全英運動員提供最佳運動訓練場館;(3)以奧運為契機,啟動東倫敦城市更新,創造高質人居及工作環境;(4)創造150年以來全歐洲最大的城市公園。
2012年倫敦奧運會及殘奧會場地建設是實現東倫敦地區大片廢棄土地轉型利用的第一步,并使這里有機會成為一個示范性的可持續發展環境。規劃充分利用本地區的河流資源構建綠色廊道,修復破舊的城市肌理,同時還會在賽后留下可持續新社區。公園建設考慮到了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賽時及賽后規劃緊密結合,同時進行,公園的遺產總規劃框架是區域再生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未來的奧林匹克區將轉變成一個城市新區。
相關內容:
中國風景園林網(www.www.kstxie.cn)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作者及來源。
編輯: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