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中國傳統插花實踐基地落戶上海古猗園
有著“世界園藝界奧斯卡大典”之稱的英國切爾西花展上,那頂搶盡風頭的“插花帽”至今仍被津津樂道,在荷蘭Floriade花展中,突破傳統插花容器的“廚房花園”更令人嘆為觀止,它們將西方國家"愛生活、愛插花"的理念表達得淋漓盡致。8月11日,首個“中國傳統插花實踐基地”落戶上海古猗園,使這個亟待搶救、發展的藝術形式從"靜態保護“走進"動態傳承”,搭建了一個獨具韻味的“中國式”展示舞臺。
在日本,1500萬熱衷于花道藝術的民眾將插花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相形之下,中國作為東方式插花藝術的起源國,受儒、釋、道及詩、書、畫等傳統文化與藝術滋養,并吸取了園林、盆景、雕塑、書法、繪畫等姐妹藝術精華的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卻幾近斷流。2008年,隨著傳統插花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花之韻”上海國際插花藝術展成為每兩年一度的慣例,這項“既古老又新鮮”的藝術開始漸漸受到人們的關注。
2012年,第26屆全國荷花展在上海最大的古典園林——古猗園舉行,組委會所推出的“芙蓉千姿——荷花插花藝術展”以中國傳統花卉荷花為創作題材,將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案桌幾架作為傳統插花藝術的展示平臺,為海內外賓客奉上了一場“將傳統進行到底”的文化大餐。期間,來自上海十八個區縣、60多名花藝師創作了近百件雅俗共賞、形神兼備的展品,其中不乏聞名遐邇的國家級大師王路昌、丁穩林、謝明、梁勝芳,他們突破思維定式,表現返璞歸真,或寄情生活,或以蓮明志,精彩展現了荷花的神韻和靈氣。
中國傳統插花源于唐代佛前供花,之后所演繹出的插花表演對工具、場所、養護水質、幾架形狀等都有嚴格規定,還要譜曲、詠詩謳歌,再飲美酒方能盡興。8月11、12日,上海插花花藝協會的專業藝術家們本著“古為今用、弘揚傳統”的理念,首次將靜態插花與動態藝術表演相結合,為市民游客重現了一場一千三百多年前唐代“九錫”式插花表演。花藝師在表演程式、服裝、音樂、手勢等方面既傳承古韻,又融入當代生活氣息,以荷花、蓮葉、蓮蓬為創作素材,以盤、瓶、碗、缸、籃、桶六大傳統容器作為花草生長的"房舍",創作出一件件精致、深邃、有生命、充滿意境的花卉藝術品,譜寫出一首首無言的詩,勾勒出一幅幅立體的畫。
與西方插花“形色之美”相比,東方傳統插花則更講求"意趣之韻",這點與中國傳統造園理念一脈相承。古典園林有著中國傳統插花花藝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意境素材,在中國傳統文化亟待保護、傳承的今天,“中國傳統插花實踐基地”落戶古猗園,這既是傳統插花的一次回歸,更是中國插花藝術植根傳統文化、依托公園平臺以更具親和力的方式走近普通百姓的一次嘗試。
編輯:Nausica
相關閱讀
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
2月14日消息,著名體育評論員姬宇陽在微博中透露,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作為上港新主場,浦東足球場是能夠滿足FIFA國際A級比賽要求的專業足球場,球場固定坐席數為33765個。(圖片來自姬宇陽微博)【詳細】
千年之韻——中國傳統插花藝術
在中國五千年燦爛而悠久的歷史文明中,不僅有充滿詩情畫意的古典園林,也有傳統插花藝術這一顆燦爛的明珠。一花一葉、一草一木,皆為中國古典園林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傳承至今,不僅熠熠生輝,韻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