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公園私采果實 專家提醒不宜食用
秋天到了,公園、路邊的果樹又到了豐收的季節。但記者走訪發現,不少果樹早已被人采摘一空,許多果樹甚至是還未成熟就已有游客“下手”。市市容園林委工作人員表示,果樹栽種的目的是為了其觀賞性,因為噴灑過農藥,不宜食用。
昨天上午,記者在南開花園看到這樣的一幕:四位市民鉆進公園東南側的一片果樹林,在幾棵果樹下忙碌地采摘起來。正在采摘的有三個大人和一個五六歲的小孩,他們在一棵棗樹下來回挑選著樹上的果實,看到個頭大一點的就摘下來吃。帶小孩的大娘摘了四五個棗后用手簡單搓了幾下,就放到了孩子的手里。小孩拿起一個咬了一口,皺皺眉頭就把棗扔在了綠地上。在他們腳下,有不少只被咬過一口的小棗和山楂。
公園管理人員看到后,對幾位游客的行為進行了勸阻。管理員表示,公園栽種的果樹并不多,但市民采摘的情況卻很普遍。“種了幾棵棗樹、山楂樹和柿子樹,結果這剛結了果子就都被摘光了。我們發現了就上前勸阻,但沒人看著的時候,還是會有市民來采摘。”管理員也很無奈。記者又走訪了西沽、水上、長虹等公園,發現游客私自采摘果樹果實的情況均有發生。
在西沽公園的一些果樹上,懸掛著白底黑字的提示牌,上面寫著“果實已打藥嚴禁采摘”。公園管理所工作人員表示,這些提示牌是今年新掛上去的。“我們公園的果樹數量很多,包括桃樹、梨樹和棗樹,現在正是梨和棗成熟的季節,一些游客看到結果了就想摘兩個嘗嘗。可是這些果樹都是觀賞性質的,噴過農藥,不宜食用,為了游客安全,我們才掛了那個牌子。”
水上公園也栽種了不少果樹,公園里有很多保安進行巡邏。“設保安前,確實有不少人摘果實,公園綠地上經常會有很多果核和被咬過幾口隨意丟棄的果實。我們增設保安后,這種情況就很少發生了。”公園游客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
據市市容園林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石榴樹、海棠、柿樹、棗樹等果樹作為綠化觀賞樹種,它們和真正的果樹不同,果實青澀,不宜食用,而且在病蟲害高發期,園林工人經常對果樹進行農藥噴灑,不宜食用。市市容園林委呼吁廣大市民,提高愛綠護綠意識,保護城市家園。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從一座花園的變化看福州“創森”成效
今年春節前后,我市相繼建成開放了12條公園休閑步道,今年底前還將在12個縣(市)區各建成1個生態主題公園。自“創森”工作開展以來,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2014年的12.94平方米提高到14.07平方米,91.9%的居民出門500米內可見公園綠地,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由42.92%提高到43.87%,福州城市宜居指數越來越高。【詳細】
昆明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0.2平方米
近年來,昆明積極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全市新增綠地544.89公頃、公園綠地170.25公頃,種植喬木23.29萬株。【詳細】
山東:山亭推廣特色經濟林種植
山亭區按照《特色果品推廣工程實施方案》部署,鎖定貧困村、瞄準貧困戶,引進特色果品新品種大力發展新果園,對受凍害果園和老劣果樹進行更新改造。目前,全區新發展果樹1.6萬畝,更新改造受凍害果園和老劣果樹2萬畝。【詳細】
北京市屬公園及園博館接待游客50萬人
元旦假期3天,巿屬11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共接待游客50萬人左右,同比往年有所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