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建百條“林蔭道” 有效降溫并降塵
綠樹掩映著上海市舊式石庫門里弄步高里的建國西路,周公館、梅蘭芳寓所坐落的思南路,百年老建筑連綿排列的華山路……繼去年命名20條林蔭道之后,上海市綠化部門今年又啟動了林蔭道的創建評定工作。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市容局了解到,此次創建評定的林蔭道共53條,覆蓋全市17個區縣,其中中心城區37條,郊區16條。
怎樣的道路才能冠名“林蔭道”?上海市綠化市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今年初修訂的林蔭道評定辦法,林蔭道的基本標準為: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的綠蔭覆蓋率(指樹冠投射覆蓋地面的覆蓋率)達90%以上,四車道以下的機動車道路綠蔭覆蓋率應達50%以上,四車道及以上的機動車道路綠蔭覆蓋率應達30%以上,或者應具有4排及以上且胸徑大于15厘米的行道樹;道路應是一個完整的路段,原則上長度不小于500米。林蔭道的樹種涉及懸鈴木、香樟、欒樹、金絲柳等四種,其中中心城區林蔭道多為懸鈴木,林蔭道中樹種為懸鈴木的道路達到41條,占77%。這是因為,懸鈴木尤為適合上海行道樹的種植條件,并且枝繁葉茂,可以達到較高的綠蔭覆蓋率。
綠化部門實驗表明,林蔭道與沒有行道樹的道路相比,最高可降溫3.6攝氏度,并有效降塵、減少紫外線。
林蔭道上濃郁的人文底蘊也令人沉醉。在今年創建的53條林蔭道中,許多道路歷史文化特色明顯,比如溧陽路兩側有郭沫若故居、魯迅存書室,是虹口區文脈的縮影;鬧中取靜的茂名南路,沿街有許多歷史建筑;蜿蜒曲折的番禹路充滿匈牙利風情,附近有著名建筑設計師鄔達克故居等。
“十二五”期間,本市將創建和命名林蔭道100條,儲備提升100條,新建、改建100條,并提出林蔭道建設的樹種推薦名錄。本市還將構建以市中心區域為重點,以點連線、串線成片、區域聚集的林蔭道網絡體系格局。
編輯:liang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
2月14日消息,著名體育評論員姬宇陽在微博中透露,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作為上港新主場,浦東足球場是能夠滿足FIFA國際A級比賽要求的專業足球場,球場固定坐席數為33765個。(圖片來自姬宇陽微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