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自行車究竟有多難?
今后,新建或改擴建的城市主干道、次干道,要設置步行道和自行車道,城市支路和居住區道路要設置步行道。對于不按規劃建設步行道和自行車道的項目,將不予辦理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新建住宅小區必須配建永久性自行車停車場。9月15日,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文,要求加強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
本來最方便出行的自行車,現在居然需要三部委發文來確保,可見,騎自行車現在是一件難事。
隨著城市建設如攤大餅一樣地鋪開,居住地離單位越來越遠,很多人被迫放棄自行車,換成電瓶車,再換成私家車。私家車多了,城市道路也被迫跟著適應新形勢,機動車道越拓越寬,電瓶車、自行車、行人人行道上混行,這是很多城市的交通現狀,一些城市甚至明令禁止在一些路段騎自行車。
不擠公交不知讓座有多難,不開車不知不罵人有多難,不騎車不知單位有多遠,不步行不知不跨護欄得繞多遠。話雖然有些偏激,可眼下情況就是這樣,誰不知道騎自行車方便、省錢、健身、環保,可現實的情況允許嗎?
富人名人騎自行車會被人稱之為低碳生活表率,官員上班騎自行車會被人稱之為廉政楷模,但年輕人相親的時候,開個豪車去和騎自行車去,結果或有不同。偶爾看到外國人在街頭很享受地騎著自行車,很是令人羨慕。
很想騎自行車,但空氣很差,不想當Pm2.5的吸塵器;很想騎自行車,但很多路段沒有自行車道,怕被來不及剎車的機動車撞飛;很想騎自行車,但能停車的地方少,亂停怕被罰款;很想騎自行車,但怕被偷,這個還好對付,買個二手車,越破的越好。
這些是無奈,也是心聲。
三部委出臺這個規定,無非是因為私家車普及太快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可是這會才想起自行車的好處來,是不是稍顯遲鈍了些?
中國的資源狀況、耕地面積、環保壓力等具體國情,本來就不適合每家每戶都買私家車,但在房地產拉動GDP的短期誘惑下,城市規劃、產業規劃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適應房地產的需求,過有房有車的生活也如水銀瀉地般成為所有家庭的夢想。于是,企業、工廠都搬到郊外,市中心都建起高樓大廈,馬路基本被機動車占據,誰還能照顧騎自行車的人呢?
三部委規定的出發點是好的,亡羊補牢未為晚矣。但是,要想讓自行車逐漸回到我們的生活中,成為出行的主要方式,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城市規劃尤其是交通規劃中不能把自行車當成機動車的附屬物,應把設立自行車道和停車場所通盤考慮進去,自行車道不應是一條條“斷線”,應是一張能連通、能暢通的網;自行車停車場所也不應是一個個“孤島”,而是方便換乘其他交通工具的站點。最現實的辦法是大力發展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這一點杭州就做得不錯。還有一條,必須大力治理空氣污染。
城市發展要有長遠考慮,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否則落實不下去,反成一紙空文。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