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頂綠化協會要我題詞,我寫了“綠色屋頂,頂天立地”八個字。這是從形象和氣勢兩個方面來講綠色屋頂的重要性和重要作用,但繞開了實現綠色屋頂的困難和問題。很明顯,一個好的目標,如果不結合實際情況,不采取有效措施,最后也可能落空。
屋頂資源來之不易
一般城市人均占地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多數城市在每人100~120平方米。
考慮到當前相當一個時期內生活區屋頂利用主要有三種用途:用于綠化;用于太陽能、熱能利用;用于以坡屋面為主的保溫層面。而前兩種都是合乎發展需要、有必要的。所以最終用在綠色屋頂的還要打一個“折扣”。因此,大體上可用于屋頂綠化的每人也只有1~2平方米。這寶貴的一點面積,就要求我們十分珍惜,要用足、用好。
難度不大,應該積極發展
綠色屋頂是現代城市化提出的新生事物,由于房屋建筑密度大、地面綠化少,綠色屋頂帶來的效益就相當明顯。
其一,生態效益。資料顯示,10平方米的喬木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個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同時,這點綠地同樣具有吸收大氣中懸浮顆粒物、提高空氣質量的作用。
其二,減小噪音。有實驗測得公園或片林可降低噪聲5~40分貝,汽車高音喇叭在穿過40米的草、灌、喬混合綠帶,可消減噪音10~20分貝。
其三,調節氣候,增加降水。一個夏季每顆樹平均要蒸騰2噸水分,夏天綠地中地溫一般要比廣場中空白地低10~17攝氏度,比柏油路低12~22攝氏度。冬季草坪地表平均氣溫可高出3~4攝氏度。
其四,改善城市景觀。特別是在大城市、高密度發展地區,屋頂綠化一般都精心布置,景觀作用明顯,具有所謂“放大盆景”、“一綠遮百丑”的效果。
協調發展,“綠得其所”
屋頂綠化雖然受到條件制約并有一些現實困難,但對保護改善城市環境,顯然具有相當積極作用和多種實際效益,應該積極推廣、發展。
為此,我們應該從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角度進一步研究、發展屋頂綠化。特別是在緊湊型城市中要和城市規劃、城市綠化系統規劃密切結合起來,使屋頂綠化和地面綠化、綠色空間和其他物質空間配合互補,發揮獨特的積極作用。(本文摘編自作者在相關會議上的講話)
兩院院士、原建設部副部長 周干峙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