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街頭小游園 全力打造冀南園林城市群
邯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素有中國成語典故之都、中國散文之城和太極之鄉之稱。
長城網11月5日訊(鄭光昊)邯鄲,位于河北省南端,是晉、冀、魯、豫四省接壤的中心城市,現轄1個縣級市、4個區和14個縣,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963.5萬,城市建成區面積116.9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3.02萬人,是國務院命名的“較大的市”。
邯鄲市于1999年開始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在2001年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獲得成功后,提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目標。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趙都+綠網”、“古城+水城”“綠化+文化”的城市生態建設總體定位,實施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在全市形成了穿城河、棋盤路,小游園、行道樹的獨特綠化特色和以大環境綠化為基礎,以道路綠化為網絡,以一環(環城路)、兩河(滏陽河、沁河)景觀綠化為紐帶,以庭院、居住區綠化為依托,以廣場、公園、游園、街頭綠地建設為亮點,突出體現古趙文化特色和現代城市風貌的點、線、面、環相結合的城市綠化體系,走出了一條具有邯鄲地方特色的創建之路。
位于人民路與滏陽大街東南角的羅敷園。
位于人民路與滏陽大街西南角的荀子園。
荀子園內市民們三五成群的在樹蔭下打牌,下棋......進行著各種娛樂活動。
全市214個、總面積達52.3萬平方米的街頭小游園,星羅棋布地分布在邯鄲市主城區。這些街頭小游園不僅增加了城市綠量,提高了城市品位,還為市民提供了就近休閑娛樂、夏日納涼及進行一些小型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受到市民一致好評。
羅敷園、荀子園、古韻園、木槿園、晨曦園、太極園、清翠園、滏水園、迎賓園、毛遂自薦園、春光園等這些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街頭小游園均被評為“省級優秀游園”。
2006年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后,邯鄲市立足新的起點,確立了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新目標。2011年,邯鄲市建成區的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分別為42.5%、37.59%、14.1。2012年,邯鄲市又新增綠地面積254.53萬平米,新增公園綠地面積78.5萬平米。
在成語典故苑里幾乎每處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路燈是以古人使用的熨斗為造型而設計。
最讓邯鄲人驕傲的是這些街道旁連排的法桐,目前以栽植法桐行道樹的街道有中華大街、人民路、光明大街、滏河大街、鐵西大街、聯防路、和平路、陵園路、渚河路、復興路、邯鋼路、學院北路、前進大街等67條主次干道和小街巷。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廣西將率先創建全國首個國家園林城市群
未來三年,廣西將加快各類公園特別是綜合性公園的建設,提升老公園服務功能,進一步推廣林蔭道路建設,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服務標準;率先創建全國首個國家園林城市群【詳細】
成都“增綠十條” 將新增千平米以上公園綠地400個
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讓市民慢下腳步,靜下心來,親近自然,享受生活。這是全域成都“增綠”的努力目標。【詳細】
成都城北“綠肺”建成 新都城區將降溫3攝氏度
為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重現“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盛景,讓市民“慢下腳步、靜下心來,親近自然、享受生活”。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按照“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理念,構建生態區、綠道、公園、小游園、微綠地五級城市綠化體系。【詳細】
邯鄲叢臺公園一級國槐古樹保護工程完工
該國槐古樹樹齡已有470年,此次國槐古樹保護工程的實施,對保護叢臺古樹資源、傳承邯鄲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