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春暖田園都市 花開生態之城
漳州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努力把漳州建成更加宜居宜業、更具魅力活力的田園都市、生態之城”。這是漳州市委對新城市發展目標定位的高度概括,對城市差異化發展思路的準確把握,和對漳州特有山水生態環境的完美提升。
擁有“山、江、海、田、林”豐富資源的濱海城市漳州,提出建設“田園都市,生態之城”,彰顯出漳州市主要決策者內心對“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高瞻遠矚,在漳州后工業時代的發展戰略上,注重生態硬環境和服務軟環境,創宜居宜業之城,建百姓幸福家園。這種城市規劃和經濟發展的價值取向,正是黨的十八大大力倡導的生態文明建設的體現。
黨的十八大代表、漳州市市委書記陳冬在十八大會議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漳州打造“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的發展思路和舉措,以及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互動雙贏做了解讀。
漳州提出“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的城市發展定位,主要是基于幾個方面的考慮,一是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建設。二是漳州生態優越、環境優美,底色較好。三是要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漳州必須有自己的符號和特色,才能在廈漳泉同城化進程中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陳冬如是說。
陳冬指出,在城市化、城鎮化和工業化加快推進的進程中,漳州圍繞“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的發展定位,積極創造產業與環境互動、城市與鄉村統籌、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雙贏的模式,努力探索一條投資少、效益好、可持續的生態文明路子。這幾年,漳州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寧可少一點也要好一點,寧可少一點也要實一點”的要求,堅持把生態保護和工業發展統一起來,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積極引導項目、企業向園區集聚,并嚴把項目環境保護關、投資強度關和科技含量關,著力引辦一批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大項目好項目。經濟的綠色化,不僅不會給我們的經濟增長帶來負擔,反而能夠成為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升級的一個重要引擎。
陳冬表示,漳州圍繞“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的發展定位,著力推進“兩個覆蓋”、加快“三城”建設,強化“四線”管理,實施“五年行動計劃”,加快城市綜合交通、生態園林綠化、古城保護開發等十大工程建設,把城市發展的理念項目化、具體化。特別是“一環兩帶七主題”、面積100平方公里的城市郊野公園,是構建“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的重要支撐,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漳州要加快建設步伐,使之成為巨大的生態控制系統,給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財富。
陳冬強調,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為漳州推進科學和跨越發展,在更高起點上建設創新的活力城市和又富又美的幸福漳州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漳州正進入大項目加快落地、大產業加快集聚、城市化加快推進的關鍵階段。漳州將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促進產業發展、城鄉統籌以及民生改善,讓480萬漳州人民生活得更好更幸福。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河南鄭州:微生態才是微都市的靈魂
霍華德“田園都市”思想對建設新城市一直有著指導意義。“微都市”國際標準中,首要的即為都市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意欲打造一種環境友好型、資源集約型的都市空間。因為,“微都市”在建筑存在前,首先是自然存在。【詳細】
孫麗娟:百花村里的“花經理”
5月底,省巾幗示范基地龍海市宏盛花卉基地,女工們忙著移栽羅漢松苗。“基地聘請的員工大部分是附近村的婦女,不少人從這里出去創業成為花卉種植經營能手。”【詳細】
漳州:生態之城“美麗”變身法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這對漳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更加堅定了我們建設“田園都市、生態之城”、構建又富又美幸福漳州的信心。 【詳細】
都市風情生態之城——百姓感受幸福欽州
從東風市場到沃爾瑪、夢之島;從中山公園到夢園、進喜園,再到街頭巷尾處處是綠地的生態園林之城;從破舊低矮的泥瓦房到現代都市的美麗住宅小區;從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到現代規模的海洋經濟……欽州正華麗轉身,這些數不盡的變化,百姓叫之為幸福。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