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規劃通過評審
1月5日,幾經修改的《青島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迎來了專家評審。記者從評審會上了解到,該規劃從初稿展出至評審稿確定共收到市民意見1500多條,這些源于基層百姓的想法被充實到參評的規劃文本中。"這次評審的《規劃》與展覽時的初稿相比,有一定改動。征集上來的市民合理意見和建議,在評審稿中有了體現。"評審會間隙,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耿以龍告訴記者。
2012年8月15日,一場林業園林規劃展在國際會展中心5號館拉開帷幕,《規劃》初稿向市民公開征集意見。規劃還未出臺就以展覽的形勢邀市民"掛眼",這在山東省林業園林領域尚屬首次。據現場工作人員李秋瑾介紹,五天展覽共吸引近6000人"把關",最終市林業局收到意見1500多條。
5日的評審會上,來自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北京林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山東省綠化委員會、山東省林業監測規劃院的7位專家,對《規劃》進行了評審。
"結合青島市情,合理計劃、合理規劃,突出青島市市樹雪松"、"建議相關工作人員到德國、中國香港等地考察,結合青島人多地少的特點,保護原始樹種"……來自王中化、趙波、鄭玉峰等市民的一篇篇意見稿被專家仔細閱讀。專家規劃初稿有針對性地進行了細節改動。
記者注意到,趙波"保護原始樹種"的意見就被采納。"初步建議選用的生態景觀林樹種,就包括近年來在綠化中較少應用的鄉土樹種,比如小葉樸、青樸、黃連木等。"再比如"立體綠化",建議墻體披綠、屋頂建綠,也被寫入了《規劃》(評審稿)中。
在審閱《規劃》文本和聽取項目匯報后,評審專家認為,相對其他城市的《規劃》,青島市森林城市規劃內容更加詳實完整 ,對策更加具體,對于青島市森林城市建設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規劃》,并建議編制組按照專家評審意見進行修改完善,盡快按程序報批并抓緊實施。
如何打造獨特的"森林青島",專家們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文化味"成為了不少專家熱議的關鍵詞。"青島有這豐富的歷史文化,把這種歷史文化教育和自然景觀結合起來,和森林城市的創建過程結合起來。"中國林科院原副院長、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副秘書長、研究院蔡登谷建議,將青島文化元素體現在創建森林城市的過程中,提高創森中的"文化味"。
據了解,根據《規劃》,到2013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9%以上,林木蓄積量增加到971萬立方米以上;城市森林框架形成,林業生態、產業、文化三大體系初見成效,達到國家森林城市的各項評價指標。到2016年,全市森林覆蓋率增加到40%;林木蓄積量達到1082萬立方米以上;城市森林網絡形成,林業生態、產業、文化三大體系穩定發展。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40%以上;資源總量和林分質量不斷提高,林木蓄積量增長到1150萬立方米以上;城市森林結構健康、穩定。
評審稿三大看點
建設總格局"一核四極"
在初稿中,青島建設森林城市初步要從空間上構建"一帶、二廊、三環、五極、多點"的總體建設格局。而評審稿中,空間布局為"一核四極,一軸三帶,一屏多點,生態間隔"。
"一核四極"即青島中心城區和四個縣級市城區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打造宜居生態環境。"一軸三帶"是保護大沽河生態中軸,構建環城三大生態間隔帶。
"一屏多點"是依托嶗山、大澤山、大珠山、小珠山、鐵撅山較完整的生態基底,重點建設萊西、平度北部的丘陵防護林,打造外環青島全市域的生態屏障。"生態間隔"即建立三級生態間隔區,嚴格控制生態間隔區范圍,為城市組團發展提供生態保障。
建成后,盡量減少人工干預
評審稿特別指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按照森林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去建設森林城市,"讓建成的生態體系是自然的。"為此,不搞整齊劃一和過度修剪;樹木選擇也要近自然,盡量使用本地樹種,形成多樣性、組團性的植物群落;管護方式也要近自然,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形成后,通過封山育林等方式盡量減少人工對其自然演替的干預。
記者在《規劃》(評審稿)中注意到,適地適樹的原則成為了樹種規劃的原則。雪松、黑松、龍柏、耐冬等暫定為城區綠化樹種的選擇,青樸、黃連木則作為落葉喬木的代表,出現在樹種選擇的名單之中。
到2020年封山育林100萬畝
在《規劃》評審稿中,提出了森林提質工程,就部分坡度較大的山地困難立地區域實施封山育林。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青島市森林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現狀非常明顯。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封山育林更好地保護造林成果,增加林木郁閉度、林木高度和書中多樣性顯得非常重要,封山育林已經成為了青島確保森林植被健康生長的首要措施。據悉,按照規劃,將對主要道路周邊山體實施封山育林,從2013年~2020年,計劃封山育林面積100萬畝。
編輯:qijian
相關閱讀
六月,青島人免費的五大城市景點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將于6月9-10日在青島舉辦,這是今年我國重大的外交活動。為配合活動的舉辦,5月29日晚間,青島有關部門發布消息稱,為提高市民的幸福感,給青島市民旅游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和實惠,充分體驗新時代、新旅游帶【詳細】
青島今年已建成71處小微綠地
今年,山東省青島市全市將建設234處小微綠地,目前已建設完成71處。街道綠化完成136處,計劃整治136處,在改善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的同時,切實做到【詳細】
江西公布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
江西省林業廳30日對外公布該省2016年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大數據。2016年全省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為14951.34億元。本次評估結果與2011年評估結果比較,僅森林的生態效益就增加了1863.22億元,增幅23%【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