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咱農村人的生活一點也不比城里人差,吃穿住用不用愁,這生活環境也好了,垃圾少了,綠色多了,看著心里真舒坦啊。”近日,河北省盧龍縣蛤泊鄉青龍河村村民周麗娜不住地感慨著村里的變化。
青龍河村的變化是盧龍縣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契機,扎實推進村莊綠化工程的真實寫照。幾年來,盧龍縣林業局以打造農村新面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組織全縣農村開展“綠化村莊、美化家園”活動,在房前屋后栽植果樹,在林邊閑散隙地栽植楊、柳、刺槐等綠化樹種,在河邊栽植用材樹種等,創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累計綠化村莊131個,栽植楊樹35萬株,柳樹8萬株,核桃3萬株,柿子2萬株,綠化村莊道路330延長公里,建設村莊河道護岸林85條,使縣域境內的河道全部實現了綠化。建設了段家溝、高各莊、小王屯等市級文明生態村289個,占全縣行政村總數的52.7%,村莊綠化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隨著人居環境的逐漸改善,盧龍縣林業局還不斷堅持“生態優先、壯大產業”的發展思路,堅持林業建設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積極創建特色果品基地,重點實施了四大基地建設工程:一是石門核桃基地。為充分挖掘“石門核桃”的品牌優勢,盧龍縣林業局從十幾個優良單株中經過反復對比試驗,選育出四個優良核桃品種,通過專家委員會審定并加以推廣,建立了良種繁育體系進行品種化栽培。為使石門核桃成為支柱產業,林業局制定了為期8年的核桃產業規劃及發展目標,確保到“十二五”末全縣核桃種植面積達到17萬畝。二是生物質能源基地。緊緊抓住國家林業局正式啟動第一批林業生物能源林基地建設的重大機遇,率先發展油料能源林,全縣文冠果基地面積達到2000畝;三是雙矮蘋果基地。利用盧龍縣丘陵山地多和獨特的氣候優勢,建立“三優”蘋果示范園,栽植面積達到5000畝。注冊的“仙景山”牌蘋果暢銷京津唐等大中城市,并在中國(廊坊)第十一屆農產品展銷會上榮獲優質農產品。四是優質黃桃基地。依托縣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行“公司加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經營形式發展優質黃桃基地,目前全縣黃桃栽植面積累計達到4500畝。
誰重視環境,誰就具備更多的優勢,誰就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誰的環境好,誰的發展速度就快。盧龍縣林業局堅持貫徹“發展環境更寬松、生態環境更從緊”原則,不斷涵養后發潛質。以通道綠化為導向,打造綠色長廊,為盧龍經濟發展卯足了后勁。重點抓好205國道食用葡萄長廊、昌盧公路釀酒葡萄長廊、京沈高速核桃長廊、京秦鐵路板栗長廊、102國道的黃桃長廊建設,共栽植特色經濟林5萬多畝,使縣內的主要通道形成了具有景觀效果的經濟林帶,培育了特色產業基地,對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2005年至2012年間,全縣累計投入造林資金12900萬元,植樹造林面積以年均近2萬畝的規模推進,實施人工造林15萬畝,封山育林7.5萬畝,通道綠化6條,210延長公里,全民義務植樹和四旁植樹1070萬株。“中國酒葡萄生產基地縣”、“中國核桃之鄉”等國字號相繼落戶盧龍,魅力盧龍通過“綠色音符”的撥動,奏響了一首首綠色主旋律,使綠色產業逐漸成為了強縣富民的支柱產業。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